EF 600mm f/4L挑战翱翔的隼
6月份的北京,其实对于拍鸟人群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月份。因为已经过了鸟儿交配的季节。北京地区大部分过冬的鸟类也都迁徙去了北方。不过,在北京的南郊却意外的来了一对儿阿穆尔隼,并且在这里筑巢扎根。于是自然它们也就成了我们此次对比测试的首选主角。
身着炮衣的EF 600mm f/4L IS II
拍摄环节我们依然找来了具有丰富拍鸟经验的摄影达人——张戈。作为第一次拍摄阿穆尔隼的他,为这次拍摄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充分考察了地形,在器材装备上特意带上了一枚1.4增倍镜。主要是考虑到野生鸟类多少会保持和人类的安全距离,因此已料想到可能实际拍摄距离会比较远的因素。
刚捕获猎物的阿穆尔隼,准备降落在电线上的瞬间。由于距离较远,EF 600mm f/4L IS II在1.4X增倍镜的帮助下拍到了这一精彩的画面。
在当日的实际拍摄中,这枚1.4X增倍镜的确派上了大用场。因为就算是阿穆尔隼在很近的距离处飞翔,也与我们拍摄者有着几十米的距离,即便是加上1.4增倍镜,其投射在传感器上的影像也不过1-2厘米。拍鸟小贴士,一般栖息在人工水源地的鸟类,由于不惧怕人类会离拍摄者很近,因此即使用400mm镜头,也能轻松让鸟类充满画面。
出色的USM马达技术,在配合EOS-1D X的AI SERVO连续自动对焦是拍摄飞版中最重要的两大技术。
回归正题,考虑到拍摄飞翔的鸟类时,还要为飞行空间留出一定的距离。因此,虽说600mm加1.4增倍镜已达到将近840mm的焦距,但也只能说是基本够用。当然,如果使用200-400mm f/4L IS Extender 1.4X镜头的话就会更显短一些。
凭借出色的细节表现力,EF 600mm f/4L IS II镜头能够给予出色的细节还原表现。这张雌性阿穆尔隼羽翼上的丰富细节,全靠这支镜头的细节表现才能得以展现出来。
实际从这一次实拍中,在和专门拍摄飞版(对于拍摄飞行中的鸟类题材的统一称呼)的打鸟爱好者交流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EF 600mm f/4L IS镜头在焦距方面比较合适,搭配第三代佳能1.4增倍镜后,其焦段自由度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拍摄体型大的野生鸟类可以卸掉1.4倍增距镜,或者采用稍稍退后拍摄策略。
雄性阿穆尔隼逮到一只蝲蝲蛄作为晚餐,从猎物的体型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阿穆尔隼并非大型猛禽。
巡视猎物,随时准备扑捕的雌性阿穆尔隼
其次镜头焦段和其售价相比,怎样才属于高性价比的打鸟镜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有些玩家也会选择EF 500mm F/4L IS镜头搭配2倍或者1.4倍镜来补偿长焦的需要。而EF 800mm F/5.6L IS镜头虽说可能更适合此类拍摄野生鸟类的摄影师,但由于其尚未更新以及需要预约订货等综合因素,对一部分持币待购的玩家确实会新生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