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索尼正式发布了其 Xperia系列的新一代产品—— Xperia 1 V 。从影像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这款产品首次搭载了双层晶体管像素堆栈式影像传感器,Exmor T 传感器虽然和传统1英寸对比面积上略有不同,但是无论是成像质量还是动态范围的表现都相当出色,而且全新的传感器不仅在画质上可圈可点,在用户所关心的散热问题上也有着相当的优势,在此次索尼2023Expo上我们不仅有幸看到了这款新机,更是有机会采访到索尼手机部门的高层,并就媒体与用户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答,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记者:为什么这次的1 V会采用双层晶体管技术传感器,而不是现在国内手机市场里热门的1英寸超大底传感器?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问题,如果用尺寸非常大的传感器,可能会有两点要牺牲:一个是镜头模组的尺寸,另外就是发热量会更大,所以这次首次采用了双层的晶体管堆栈技术,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增强摄影效果,特别是在暗光处的摄影效果。另外,在热管理方面也控制得非常好,可以说这个尺寸1/1.35的话,比起往常1/1.3的传感器来讲,它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兼顾了非常好的摄影体验,并且在热管理方面做得非常之好。
翁国熊:我补充一下,从产品研发角度来说,索尼研发了1英寸传感器,并且索尼公司还有着索尼微单的技术,也有半导体技术,所以我们绝对有能力去做划时代的影像方面的硬件,1英寸我们用了以后,今年很多其他品牌也在用。所以我们要不停地创新,想想有什么更好的技术。这次新的传感器也是我们的突破,也希望以后更多厂家会采用新的传感器。因为毕竟机器厚度会增加,为了保持纤薄我们用了新的传感器,尽管不是1英寸,但效果跟1英寸的没有什么区别。
记者:在之前官方资料里面,新的传感器大幅增加了光电二极管和像素晶体管体积,这两个提升和双层设计有什么必然联系?
佐藤振平:这次Exmor T同时扩大了光电二极管和像素晶体管的体积。
记者:Exmor T双层晶体管像素堆栈式影像传感器在变焦拍摄方面是什么样的?
佐藤振平:首先,Exmor T它的双层结构可以提升在暗处摄影的性能,对相机的摄影效果是非常之好的。另外,关于您问的变焦的问题是有一个叫AI超分辨率变焦功能,通过这个功能,达到了较好的摄影效果。另外,对摄影的变焦部分的一些变化,也可以通过AI技术把它修复,从而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记者:想问一下关于市场方面的,本次Exmor T可以说在影像传感器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不过在未来技术下放的时候,是否会选择同样像素数量的双层晶体管,但采用不同电路设计打造差异化?未来是否跟国内其他手机品牌在传感器上展开合作,搭载Exmor T相关定制化产品是否会推出?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问题,Exmor首先是索尼集团内部独有的品牌,这次Exmor T也是针对Xperia手机最新开发的,是专用于Xperia的技术。关于和其他品牌的联合合作,或者定制化产品这样的问题暂时不便评论。
记者:我们知道索尼的Xperia手机可以拍摄出电影感的画面,这是它的一大卖点,作为一个相机品牌,索尼是怎么把电影感带到手机上的?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提问,索尼手机从2019年开始就有电影大师的软件,它就可以实现4K 120fps的摄影,同时还有索尼独有的影调,这些都是来自于索尼的电影摄影机产品。另外这次还有新的S-Cinetone,该功能是非常独特的,它可以轻松实现拍出电影感,并且在无需后期编辑的情况下,生成具有美丽肤色、色调,以及令人深刻的图像,这个功能也深受好莱坞等等专业创作者的喜爱。
记者:大家已经谈到了很多Xperia 1 V采用的新传感技术,我对于索尼Xperia 1 V的成像算法更为好奇,因为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与传统相机相比,一个核心优势便是可以运行更为强大的计算摄影算法。因此我在这里想提问的是,这次Xperia 1 V的成像算法是直接移植索尼的微单相机,还是索尼根据手机自身特点进行了硬件独立开发?在开发过程中索尼是否参考或者融合了国内供应商的成熟算法?例如来自虹软的方案,谢谢。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问题。在算法方面是我们影像部门和手机部门联合开发的结晶,研发的核心目标就是将最佳的摄影体验呈现给大家,所以这部手机Xperia 1 V里边的算法可以说它集成了来自于索尼微单相机系列中精华的部分,但是毕竟我们说作为硬件的话它是一部手机,所以我们也是基于手机进行了最佳的改良。所以只能说算法是影像部门和手机部门之间共同开发很好的融合,通力合作的结晶。至于您说和其他公司比如参考、融合这方面的问题不便回答,谢谢。
记者:我在索尼官网介绍中了解到Xperia 1 V依然没有采用高像素模式,请问是出于哪方面的考量或者技术上有一些困难吗?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问题。这次在开发主要考量了两点,一方面是高速摄影的拍摄体验,另一部分就是在暗环境中画质的强化,所以这次我们使用了像素合并技术,也就是说将4800万的像素合并到1200万像素,并且达到等效的效果。关于您说的高像素模式,今后我们还会继续不断地观察市场需求和声音,然后去考虑。
记者:这个问题不是我个人提出,而是粉丝提出的,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对Xperia都有调查,其中一个非常重点的问题就是Xperia什么时候可以加入延时摄影这个功能?因为无论是在国内手机还是国外品牌手机上面,都是一个很常规的功能,但在Xperia上面好像一直没有。然后在安卓上面去搜这样功能的APP,好像都不太完善,所以什么时候Xperia可以有自带这样功能的出现?
佐藤振平:谢谢您,我们在选择功能进化中都是非常专注于核心用户和目标客群所追求的功能,目前关于这个考量主要两点:一是我们有很多功能都在不断进化,在这方面通过扩大或者优化我们的功能,使得用户的摄影范围越来越大。另外一个考量,如果在菜单上面有太多功能会反而太复杂,从而影响到用户的摄影体验,所以我们在不断寻找这两点中的一个平衡,这次就没有采取延时摄影的功能。更多是出于用户需求上的考量,如果关于延时摄影方面今后我们确实了解到用户有这样的需求,我们也会认真去考量的。
记者:将来会不会考虑把更多ZV系列的,比如像zv-e1相机的拍摄功能移植到Xperia系列手机上?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首先非常感谢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在开发或者企划一个手机产品时,最重要的考量就是提供最高最佳的拍摄体验,所以我们也会不断追求最佳的功能和形式。我们也会不断关注索尼微单的一些功能放到手机里面,具体来说是哪个机型里的哪个功能,关于具体的计划暂时不方便评论,但我们确实是在不断去考量如何提供最佳的摄影体验。
记者:因为此次Xperia我们看到都在强调AI数据辅助的功能,在具体研发过程中和微单手机有哪些不同,Xperia它的AI难点是在哪里?
袁曼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无论微单还是手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硬件不一样,其次用户群体也不太一样,有些使用专业摄像机,有些则使用手机拍摄。所以根据这些方面,双方在AI技术开发的时候就会各自采用最适合自己的硬件技术,所以会有一些不同。至于困难的话,也就是说要实现和索尼微单一样的性能,在我们小小的手机上,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记者:索尼手机一直对AI的介入很谨慎,这次也只是用在了对焦、白平衡、曝光方面,未来索尼会考虑加大对AI的利用?
袁曼丽:我们这次主要介绍了这些技术,不只有这些技术,其他技术也应用到了AI的技术,将来也会继续研讨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记者:我问一个关于系统方面的问题,网上有评论说现在索尼手机本地化功能跟自身系统还是有一定割裂感的,想了解一下目前索尼在系统方面与Flyme合作情况是怎么样的?后期在系统方面优化上的规划是什么?
翁国熊:首先我想了解割裂感是指两者不匹配吗?
记者:对,比如说一些功能的习惯,有的用户反馈说本身索尼自身的系统是很干净的,但在一些Flyme或者系统软件里面甚至还有广告的情况出现,跟以前的使用习惯是完全不太一样。
翁国熊:索尼的系统很多用过的KOL都觉得非常干净,他们非常喜欢这一点,相对其他品牌的系统。可是我们也发现新的用户会吐槽,比如我们的系统不够本地化。Flyme对我们来说只是其中一个选项,一个合作伙伴,本身我们自己也做了很多本地的优化。我们也坦白,数据传输一直都是一个痛点,现在也终于实现了数据传输,APP也可以传输,所以很多都是我们自己会去努力做这些事情。
Flyme在国内是非常强大的安卓系统的制作商,所以我们当时跟它有战略合作,但他只是我们一个合作伙伴,我们也知道有很多东西不足,我们会不停地改善,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听大家的反馈,所以我们也不停地收集反馈,希望会有更多新的本地化的内容出现。
割裂感的话,因为我们还是要保持最大的核心——干净,来弥补其他不足的地方,会尽力通过这样一个合作的关系来解决。
记者:我问一个问题,这次Xperia 1 V的系统都进行了哪些具体优化?
翁国熊:我先说软件部分,刚才最大的优化就是数据传输,而且你们如果用真正的机器,我们数据传输非常快,我们也听大家的声音,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我们特意准备了开关,这是软件最大的优势。
硬件方面为了保持产品尺寸不会太厚,所以使用了新的芯片。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拍视频,基于安卓市场的一些需求,例如那些喜欢用手机拍视频、拍Vlog的,我们也加了很多索尼微单很受欢迎的软件,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化。
最大的优化也是最关键的是散热问题,这次我们真的做了很多,虽然不是完全跟索尼有关系,因为芯片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为了坚持将4K体验给到用户,对耗电有很大影响。基于很强大的芯片,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在散热方面对比1 IV差不多有60%的提升,所以散热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大的。这几方面我们听取了顾客的反馈,通过很大的努力去改善优化这个方面。
记者:我就问一个产品定义的,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于索尼手机最深的印象就是它强大的影像能力,就我的使用场景来说,如果需要快速记录很多影像素材,我的首选就是iPhone和索尼的Xperia,尤其是Xperia 1 IV,我也白嫖了一台,用了很长时间,它的多焦段4K,还有120Hz的摄影能力还真的挺好用的,还是不错的拍摄工具。所以很多小伙伴都会说它是一台能够打电话的卡片机,不知道您对这个称呼是怎么看的?如果让您选的话,一台能够打电话的卡片机,或者一台影像系统出色的手机,您觉得哪个更接近于新发布的Xperia 1 V的产品定义?
太田和也:感谢您的问题,并且也非常感谢您能够喜欢Xperia 1 V。您的定义非常有趣,能打电话的卡片机,就我个人情况而言,我个人一年前是负责卡片机这边,今年开始变成负责Xperia,所以这两个部门,也就是说手机部门和影像部门的关系是非常之好的,我们会在业务中有紧密的联系。关于称呼怎么看,还是非常感谢大家能理解这两个部门的融合,我们融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大家提供非常好的摄影体验,以及一部很棒手机。谢谢您。
记者:继续来问一个关于Flyme的问题,关于Flyme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就是觉得索尼本地化业务的东西有好起来,也有一部分用户会觉得魅族的品牌和服务能力与魅族不适配,因为魅族本身在中国市场上也是份额非常小的品牌,并且已经被吉利收购了。刚才提到Flyme只是索尼的一个选项,可能未来你们也会更改本地服务商,未来你们在本地服务这块会有什么计划?是继续自己再做更多的东西,还是再去找第三方?还有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还存在的海外手机品牌里只有索尼NFC功能是比较残缺的了,因为摩托罗拉已经和公交接入可以刷卡,在中国部分你们更关注的是什么?
翁国熊:首先,索尼本身很多本地化都是我们自己会努力去改善,这是一定的。同时也会再看看中国市场方面有没有什么可取的方案提供给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是我们最终的体验用户,这是第一。我们和魅族合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是合作伙伴,也会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合作下去。
刚才提到NFC的功能,首先我们知道这个诉求,也在研究什么时候可以满足,坦白说现在还没有落地,我们还在研究这个功能,这个我们已经收到需求,有很多工作去做,这个请您给我们一点时间,去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记者:我先提一个问题,之前Pro的机型上是有HDMI IN这个功能的,我希望在数字系列上也同样具有HDMI IN这个的功能,我是一个索尼的微单用户,我觉得这个功能还是非常有刚需的,如果我们不单独增加HDMI IN接口,我们可不可以实现C口转HDMI这思路。我知道现在索尼是有一个USB流式传输的,但相对于HDMI,USB流式传输体验并不是特别好。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问题,我回应一下。确实您指出对于HDMI的需求在之前PRO机型里面是有的,另外我们也了解到用户这样的声音,但目前来讲,我们可能优先比如采取Type-C这样的形式。我们也了解到用户有HDMI对于高清画质传输的需求,所以我们考虑,比如之前考虑在盒子里面放转换线、转换头这样的考量,关于这次的机型,为了让包装更加简洁,并出于环保的考虑暂时没有放入。但如果今后大家确实有这个需求,我们也会认真考量并且认真探讨一下这个可能性。
记者:今天我在演讲的时候听到说Xperia 1 V拍照的时候是有多帧合成的,我想了解多帧合成带来的优化效果是什么样的?视频拍摄的时候有没有多帧合成?
冈本慧:谢谢您的问题。首先关于多帧合成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具体我觉得眼见为实,建议您回头在试用环节可以试用一下,可以用单张拍摄拍一下,再用多帧合成,看一下区别。
关于视频是否适用的问题,现在如果是启用HDR的情况下,最多是可以用两张合成。谢谢。
记者:最新款的Xperia 1 V它的ID设计还是简约干练、轻薄机身,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但作为每一代我都亲自用过忠实的索尼手机粉丝,不得不说,咱们已经连续五代旗舰机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这放在国内友商的旗舰机上是想都不敢想,想问一下,索尼为什么对这个ID设计如此情有独钟?第二,未来Xperia系列上ID设计是不是会有大的改变的尝试?
佐藤振平:感谢您的问题,也再次感谢您对我们设计的好评。确实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或者开发这款产品的时候,我们这个系列里边最终使的就是用户在拍摄平面照片、拍摄视频、玩游戏这些非常具体的使用体验我们都是在考量,将这些体验最佳化的设计哲学融合下来集大成的一个结果,就是这次的设计。所以我们也认为,现在这个设计是我们最佳的设计,并且把设计的结晶就如此投放市场了,这也是我们设计哲学的体验。当然,每次机型也是有提升的,比如在这次手机中的材质,一些材质变得更加高端,这也是在不断升级的表现。总之,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将最佳的体验提供给大家。
记者:问一个小问题,因为国产很多厂商他们都在卷手机的人像功能,请问一下索尼在手机功能上有什么主张和思路?因为据我们感知,索尼的人像在虚化、构图等等方面似乎是不太一样的,想了解一下索尼在手机人像方面的考虑。
佐藤振平:谢谢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于人像摄影的理解,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拍出来非常自然的效果,包括在构图方面,包括人的皮肤,我们都是追求非常自然的表现力,包括它的色调,我们也是从“自然”这个关键词去做的。再比如像电子背景虚化,则是我们想要尽量去避免的,而且我们一直追求一种非常自然的轮廓和构图,简单来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华丽的感觉,而是自然的感觉。特别像这次我们推出的主题是叫“电影感”,也是对大家肖像摄影追求的回应,今后我们还会在这方面不断下功夫,尽可能应对各位用户在摄影方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