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像的里程碑 索尼Xperia PRO-I新品发布专访后记

10月26日,索尼正式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拍照手机——Xperia PRO-I。这款采用了1英寸影像传感器的微单手机既给予用户更专业的拍摄体验,同时又将手机的尺寸平衡在了与其他主流手机相当的规格之内。发布会用“影像 大有可为”作为slogan,显然是希望强调这款手机在影像上里程碑意义。在发布会之后我们有幸针对于这款机器与索尼手机研发、市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交流,并从中解答了不少我们心中对于这款手机的疑惑。



媒体:Xperia PRO-I拥有着1英寸影像传感器以及5G网络的优势,那么Xperia PRO-I是否有考虑过在直播方面进行拓展?

索尼:直播从业者更依赖是自拍模式,无论是直播带货或是记录生活,这个过程都需要以人为本并确认构图或画面是否合适。为此我们针对这款产品还推出了配套的液晶显示屏。他可以让消费者既可以拥有主摄的高画质又能了解自己拍摄下的状态。从而更加方便直播,相信这个套件一定会给直播的流程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这是我在会议开始询问的问题。相较与拍摄而言,手机的直播功能可能会被更多数的用户所使用到。而作为拥有如此高画质的一款手机产品,如果不能利用手机本有的传输优势去让这款产品有更多的发挥那多少是有些可惜的。但值得肯定的是索尼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并且推出了相应的套件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这二者的结合来看,如果未来用户依然考虑用手机去作为直播的主要途径,那么Xperia PRO-I与屏幕套件的组合会是最专业的设备之一。


媒体:Vlog套装外接取景屏是否考虑开放给第三方做共同开发?

索尼:这款屏幕暂时没有计划在其他设备上使用,无论是索尼微单或其他品牌的手机。因为手机的信号输出源是不一样的,暂时不能兼容,如有新信息会分享。



媒体:Xperia PRO-I的影像传感器是基于RX100 VXII影像传感器开发,但是两者相差790万像素,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此次自动对焦有比较大的进步,是否跟与感器的调整有关?

索尼:Xperia PRO-I使用了1英寸的影像传感器,这是一款基于索尼黑卡数码相机 RX100VII 的影像传感器专为 Xperia PRO-I 开发和调试的大尺寸1英寸影像传感器。他带来了很多优势,首先是弱光的拍摄性能,以及高动态范围的画质,还有优美生动自然的3D虚化效果。我们知道在手机摄影方面,CMOS一定是越大越好,但需考虑到画质或者是用户成像体验及其他因素的均衡性,比如读取速度,连拍速度,对焦速度,以及缓存速度等,所以我们在这之间寻找了相应的平衡并为大家呈现了如今看到的Xperia PRO-I。

关于自动对焦性能, Xperia PRO-I拥有315个对焦点,覆盖屏幕的90%的范围,都是相比前代提升的地方。搭载的前端LSI是实体芯片形式,可以带来更快的读取、对焦、连拍速度,以及性能。对焦方面则是1英寸影像传感器和前端LSI芯片算法结合的优势。



我们所知,为了考虑体积、散热以及处理速度,所以这一次的1英寸的影像传感器并非完全的一款1英寸传感器,他是进过调整和优化之后的产品。显然索尼希望呈现给用户更好的且更平衡的Xperia PRO-I。于是乎采用了相对平衡的做法。至于对焦方面,索尼Xperia PRO-I显然更具优势,毕竟无论是黑卡还是微单,索尼的对焦都在目前产品的主流位置,将这些优势下放到手机上显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媒体:据外媒报道,关于CMOS尺寸,1英寸影像传感器实际使用60%面积,一是等效尺寸没有那么大,二是物理信号并没有像黑卡直接使用完整的1英寸,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是这样,出于什么考虑使用1英寸大底?

索尼:首先,Xperia PRO-I使用了一整块和RX100 VII一样的CMOS,但仅用了其中一部分的面积这是因为在考虑画质的同时,兼顾了各种速度,比如读取,导出等。Xperia PRO-I在视频方面也有非常优异的表现,4K 120fps,支持视频中的对焦和物体追踪对焦这些功能,这些功能都离不开“速度”。基于充分、均衡的考虑。



媒体:关于手机摄影的后期优化很多国产品牌会可以强调,尽管我们今天发布会上也看到了多帧降噪技术,但是索尼手机一直没有在摄影上没有过多的宣传和应用,比如慢速快门,夜景模式,三脚架,和虚化等。所以想了解索尼在Xperia PRO-I上有没有更多计算摄影的介绍,未来有没有相关打算增加这些功能? 

索尼:国产厂商确实有很多会通过后期优化照片的功能。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关于这点,索尼一直有在考虑。索尼虽然没有夜景模式,但是在拍摄中也有多帧的计算,且此次加入前端LSI芯片以后,可以实现即使在连拍中或是RAW格式下的多帧降噪技术,这是一个提升。另外,一些富有创意的拍摄比如流光快门等等,索尼也有在听取用户意见,未来如果有新的功能会向大家分享。

索尼认为,对焦对于拍摄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拍到”比什么都重要,索尼在拍摄的对焦性能上有非常多的计算,如眼部对焦,实时追踪等功能,在照片及视频中均可以实现。在拍摄“预处理”的环节,比如降噪,防畸变,虚化等,非常依赖于速度,所以这是计算摄影中的“计算”在Xperia PRO-I中的体现。 

 


索尼:索尼基于Alpha系列相机成功的经验,在预处理的对焦速度和准确性方面是至关重要的,提前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摄影更偏向于后期。当然它也很重要,但索尼更注重把计算能力放在前期部分,包括对焦的精度。如果拍摄时不准确,后期处理也很难自然还原,这是不一样的理念的体现。

现如今的国产手机大多依赖的并非是影像光学的本身而是更多的依靠算力和“模板”如实而言这种做法其实有悖于影像存真的理念。索尼相对更多的是在拍摄时去做优化而不是在拍摄后去做计算。这种做法确实非主流。但细想之下这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影像吧。


媒体: 手机摄影与相机摄影之间有什么区别?两种摄影形式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索尼手机用起来很像相机,从个人使用角度出发,手机有独特的操作习惯和特长,但是索尼手机好像是一台相机,想了解索尼对于手机摄影的理解?索尼眼中,一个好的手机应该是什么样的?用户使用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

索尼: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的区别有,先第一个不一样,在于量级,第二,现在手机市场存量已经到了天花板,可以看到一个明显趋势——高端手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摄影摄像是拉动高端机非常有力的需求,厂商都在深耕。索尼在影像方面的核心策略是打造一个微单手机的品牌,将微单产品中已经被证明的成功技术,移植到手机并进行成功的应用。从Xperia 1系列开始支持的功能:人眼对焦,动物眼部对焦,实时追踪,以及现在支持视频内物体追踪,都可以看到清晰的脉络,索尼致力于将这些微单功能应用于手机。

今天发布会邀请的嘉宾,是在各自领域里面专业人士,也有在用专业产品。手机与他们所使用的专业产品并不是互相替代,摄影师可以使用手机做前期取景,作为微单的备机。从专注商业短视频,微电影的1LIN1导演的角度,Xperia PRO-I的镜头量非常好,因为专业型机器换镜头不便利,而Xperia PRO-I,不需要很多额外的设备,镜头切换通过触控即可实现,可以有大量的镜头素材。在前期的制作,后期的编辑,以及整合成片的流程中,极大提高了效率,以后也会更多使用Xperia PRO-I作为辅助设备。未来这个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一定会满足越来越多人的需求。

 


媒体:Xperia PRO-I的镜头除了16mm和24mm之外,长焦是50mm,并没有类似Xperia 1 III的70mm焦距,是基于什么考虑?是否因为1英寸的传感器体积太大导致内部空间不够,或是有其他原因?因为长焦在手机摄影领域越来越热门。



索尼:因为1英寸影像传感器的使用,如果在Xperia PRO-I中加入更多或更长的焦段,比如Xperia 1 III中使用的潜望式可变长焦镜头,会对手机的体积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出于对外观设计的考量,索尼没有采用更长的焦段,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第二,索尼在调研中发现90%的用户使用24mm的焦段来进行日常摄影,因此相信这款24mm的1英寸影像传感器能够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达到预期画质。


媒体:这款手机在软件优化上有哪些改进?

索尼:关于软件优化,索尼听取了媒体,KOL以及很多普通用户的反馈。Xperia系列一直坚持原生安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索尼特有的比如相机、音频、显示,以及续航、散热、稳定性等一系列系统的优化。索尼听取用户声音,在全球用户的基础上,适配了国内三大运营商完整的5G技术,预装谷歌框架,以及节电优能APP,专为大陆第三方应用设计,例如后台启动、耗电优化等。同时,除了Flyme的合作, 索尼为Xperia PRO-I加入支付宝指纹支付(前代已经支持的微信指纹支付),用户呼声较高的通话录音。后续索尼会和国内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更多合作内容。与Flyme及本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加入更多本地化体验。


索尼:有两个细节,第一,Xperia PRO-I机身旁的快捷键支持自定义,预设是唤醒视频大师APP。前代机型按键自定义仅支持谷歌语音助手,不够人性化。第二,视频大师APP是索尼针对视频软件使用的优化,电影大师APP面向专业内容创作者,但对于普通用户,显得过于复杂。此次听取用户意见,工程师以及内容创作者的反馈,将APP设计的更为简单和易用,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新手小白,都可以非常轻松的使用视频大师APP,推荐大家多多体验。

 


如实而言索尼的系统本土化一直是用户所以期待的。这一次的变化只能说是更进一步的优化了系统,作为手机的本职,Xperia系列的调整之路并不会短暂。


媒体:Xperia PRO-I有很强的影像能力,但本质上是一款手机,定价较高,如果搭配视频套装价格更高,而这个价格很多用户可以选择微单或者黑卡,附加一个国产手机。索尼在手机定位方面是如何考量的?除了专业的视频创作者外,还有很多业余的视频创作者,但是这个定价对于业余创作者仍有些距离。

索尼:Xperia PRO-I定位是微单手机。索尼将微单的技术融入手机,面向专业摄影创作者以及摄影爱好者。尽管定价不低,但对于专业的人士以及摄影爱好者,是有购买意愿和需求选择Xperia PRO-I以获得更好的、独特的体验。现下高端的产品,需求愈发高端。尤其是“视频”方面,不同于“拍照”,视频更像是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拍照更多是个人爱好。而在视频创作方面,尽管也有个人爱好,但更多的是将之作为一种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所以视频需求在快速的往高画质、电影感方向演变。因此,索尼相信专业的设备,专业的软件,一定能创造出很多新的需求。



从笔者角度来看Xperia PRO-I更像是一个手机影像的里程碑。所以价格并没有不合理之处。他所面向的正如索尼所言是专业人士,而其他用户可以选择Xperia的其他系列产品。他们有着合适的价格以及同样也不错的拍摄性能。


媒体:这款产品是更多面向所有人还是专业的视频用户?

索尼:首先,首要的目标用户是专业的摄影师,特别是Alpha微单用户,其次是摄影爱好者,也包括微单用户。第二,专业的视频创作者还有Vlogger,也是主要的目标用户群。


媒体:Xperia PRO-I有很多新的标识,包括PRO,今后PRO系列1英寸大底会成为标配吗?Xperia PRO-I,如同索尼新发布的微单A7 IV,也是不断强调视频与拍照两个性能,是否也与A7 IV一样,代表拍摄的新基准?

 


索尼:索尼针对不同的细分群体,有不同的系列。Xperia PRO-I的定位是目前产品线当中最高端的,“I”代表着影像,聚焦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视频专业的从业人员和爱好者。

确实,Xperia PRO-I在有机影像领域并不是一个基准而是一个风向标或者说是一个巅峰,需要后来去努力接近。


媒体: 索尼与蔡司一直是深度合作,但之前标识上只有T*镀膜的出现,这次会采用天塞结构,是怎样的合作考虑?很多国产品牌也与蔡司有合作,索尼选择天塞的理由是什么,今后是否会有其他结构的镜头用在Xperia系列吗?

索尼:第一,天塞的结构有一个特点,镜片结构非常精简且中央画质好,这非常契合Xperia PRO-I的设计——使用1英寸大底,必须要控制体积,因此索尼选择了天塞结构。第二,它是蔡司的非球面玻璃芯片。以往大多数天塞手机相机,结构是塑料的,而用玻璃的好处是在研磨精度和成像上的提升,成本虽有提高,但索尼为了画质选择玻璃,体积也可以控制得更好。球面和非球面的区别在于曲率,非球面可以更平坦,更好地抑制相差。多个镜组可以压缩得更紧凑。索尼使用了非球面的精度,天塞,非球面,玻璃镜片,是最终基于1英寸大底作出的镜头结构选择。



媒体:索尼这款产品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命名都非常新颖,Xperia PRO-I是索尼展示黑科技的成果,还是未来索尼打造高端旗舰的方向?

索尼:首先,Xperia PRO-I是索尼拓展兴趣群体的一个方向,兴趣群体是在索尼比较流行的词。因为市场的需求变得多元化,更注重不同的兴趣群体共同的需求是什么,索尼深挖这种需求来设计产品。这是产品策略的区别,索尼更强调针对不同的兴趣群体,更多的是方向性的选择。


媒体: Xperia PRO-I的厚度真的非常薄,尤其是在1英寸底的衬托下,除了刚才回答的天塞的结构,还有玻璃镜片之外,材质方面有没有有别于之前的产品。当然,玻璃比塑料有更高的折射率,还有没有特殊的材质?玻璃镜片是一枚还是全部?

索尼:第一,Xperia PRO-I在镜组中其中一片镜片中使用了玻璃的非球面镜片。不仅仅是为了控制,也是为了画质的保证,正如东京的同事分享,对于手机的体积控制做出的努力。放了1英寸大底以及其他黑科技后,仍然通过工程师的工业设计,将手机体积控制在非常好的范围内。索尼选择了50mm的镜头,选择了1英寸的大底,选择了天塞的结构之后,还能够做到8.9mm的机身厚度,是比较了不起的一点。

 

媒体:Xperia PRO-I相对于Xperia 1 III,在机身散热方面有没有什么改进?

索尼:Xperia PRO-I采用全板结构设计,PCB板是全板的,芯片比较分散,以往芯片集中,所以热度会集中,目前Xperia PRO-I散热会很好,并且贴了很多散热片,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媒体:这款手机并没有完全采用1英寸影像传感器,发挥百分之百的功能,想了解现阶段的技术难点,或者说怎样的瓶颈限制了它百分之百的发挥?

索尼:挑战有很多,例如体积、速度的考量。因为像素越多,处理速度越慢,视频拍摄的时候,如果像素越多,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对焦,以及升格拍摄等,当这些问题过于集中,为了提供给用户最全面、对好的拍摄效果,所以索尼采用了一个当前1英寸大底的最优方案,尽管没有用到百分之百的面积,但是能够保障速度和体积、画质三方面的均衡。



作为开拓者,一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需要解决。我个人认为,Xperia PRO-I是一个标杆,未来这个高峰可能还是由索尼自己去翻越,或许未来我们能够看到一款2000万像素1英寸传感器的Xperia问世吧。


媒体:Flyme本地化的过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难吗?

索尼:和Flyme的合作更多是聚焦在应用以及服务这个层面。索尼会坚持使用原生系统,集成索尼最新的科技,包括像机,音频、显示、续航、稳定性等一系列的系统优化,会持续使用索尼的技术,利用谷歌的原生态的UI,这是索尼的方向。和Flyme合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怎么解耦,怎么从Flyme系统中把应用和服务提取出来,能够适配索尼Xperia的系统,未来会继续探讨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以及困难点。


媒体:索尼如何看待手机影像用户和专业影像用户的区别?两个群体之间是否有相互转化和相互影响的地方?

索尼:面向不同的需求,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手机是补充,并不是替代,是可以一起共存的。



媒体:手机影像的用户和专业影像的用户,不是手机影像本身,而是手机影像的人群。

索尼:每个厂商对目标客户的看法和定位是不一样的。索尼更聚焦于专业摄影师,以及Alpha系列用户。将相机的UI应用于手机领域,是为了给Alpha用户一种亲切感——微单相机的使用体验。比如其他手机厂商都在追求高像素,每个镜头的像素是不一样的,但是索尼并没有聚焦高像素,第一是速度在索尼Alpha系列是非常成功的,速度和AF的准确性是Alpha系列成功的根本,所以相信这在手机摄影中也同样能够成功。第二,虽然高像素有自身优势,但均衡和速度是更重要的,索尼没有聚焦高像素,任何焦段都是1200万像素,是与微单一致——微单更换镜头使用,每个镜头对应一个CMOS。 


媒体:未来索尼会不会和国内短视频平台,比如和抖音、快手有深度的合作?

索尼:短视频平台是索尼很很关注的,有很多合作的KOL,摄影师,也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索尼产品。今年6月索尼中国也在抖音开设了官方账号,未来会有更大合作的机会。


媒体:关注到近几年来有很多国内的品牌会发展类似于全链路的方案,比如从拍摄到后期内容发布。未来索尼是否会在新机里加入类似方案?



索尼:第一,从硬件的角度,索尼手机Xperia PRO-I在影像方面,配备一块4K OLED 120Hz高刷新率屏幕,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回看,照片支持回看更清晰的分辨率,视频可以拍摄4K 120帧,也可以在这块屏幕上以1倍速顺滑的回看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索尼内部全链路的解决。同时,手机与索尼微单,索尼也有解决方案。比如作为索尼微单的屏幕,现在也在持续研究,包括一个照片直播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Transfer& Tagging add-on 的软件来实现照片直播,简单来说,使用索尼微单拍照,照片能够实时同步在索尼手机中,并通过第三方软件上传云相册。现在很多展会都需要这样的方案,索尼也在做拓展和尝试。

    

媒体:Xperia PRO-I电池是用4500mAH毫安,与Xperia 5 III是一致的,续航如何?     

索尼:Xperia PRO-I使用了888的芯片,因为芯片相同,在大部分的功耗方面是接近的,具体取决于手机应用,因为屏幕是不一样的,部分可能会有差异。  

索尼:关于续航,Xperia PRO-I搭载高通骁龙888,在系统方面,为续航、电池使用、散热等进行了系统优化。索尼的深入优化——节电优能,尤其是对于大陆第三方的应用特别明显。目前根据内部测试的评估结果,一天的正常普通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专业摄影,需持续使用手机相机拍摄,可支持多个小时拍摄。

 


约莫1小时的采访,我们对于这款手机影像界的天花板有了更多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定位上的了解。后期肯定还是需要通过产品的测试才能获得更多客观的内容。但无论如何Xperia PRO-I都是一款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他给予手机影像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也令索尼在手机市场上获得了更多专业人士的认可。


美图欣赏

日系天桥上的JK制服小姐姐 I
一花一世界
又见 秋
春的味道
一组复古 I
酒吧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