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在视频领域耕耘多年,作为数码无反相机的缔造者松下终于决定在2018年进入全画幅无反领域,并在布局之处就强调了偏重视频这个概念,从开始的S1到后来的S1H,而同时他也并未放弃m43领域,今年又公布了GH6的开发计划。也确实,久来视频上的优势以及不错的价格定位让松下获得了不少视频领域的用户,当然5G时代的顺风车也让动静之间的转型成为必然。去年松下又推出了视频能力不俗但更具性价比的S5。不觉间松下开元的S1系列从预发布到如今已经四年光景,四年往往是一个数码影像产品的迭代的临界点。那么松下是否已经准备好进入他下一代的更迭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视听数码营销公司统括课长辛丰先生。请他就产品端、销售端以及市场端的一些问题做进行了一一解答。
佳友在线:这次的618销售成绩如何?
辛丰:从618整体的统计数据来看(6月1日-6月22日)相比去年增长大概在200%。这其中的产品构成中和去年最大的区别在于今年有松下的S5这款机型。所以其实今年这样一个增长是在我们的预期之内。销售亮点也还是S5。总体来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佳友在线:给人的感觉松下目前影像销售形势更偏重与网络的销售模式,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何会考虑这样的销售策略?
辛丰:从今年的构成比来看线上确实占比更大一些,但是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松下更注重线上的销售,我们还是希望它是一个相对均衡的方向去发展。
其实这些年我们对于线下也做了相应的规划,我们针对线下渠道进行了一个相对细致的区域划分和核心经销商的划分,另外线下渠道的策略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过去我们没有全画幅产品,所以大部分产品价格区间基本在2-3千左右,主要算是中低端端产品。但现在的全画幅平均单价在1万以上,所以过去的方式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于这类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而且高单价的产品国内用户还是更习惯于线下的购买。所以从去年起我们在各大城市进行了线下零售网络的布局,我们在一些城市的数码城、ITmall铺设了专门直营店或者说是体验店,这些店的员工是由松下自己招聘并进行培训,这些店的选址也是由松下来完成的。但这些店的主要功能是在体验和推广,产品销售还是由经销商去完成,毕竟高单价的产品是需要有更多的体验与感受,同时也需要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品牌认知,所以除了简单的体验与介绍之外,这些体验店还承担了获取用户需求以及用户影像培训的职能,我们会定期在一些店里开设一些影像课程来增加用户的粘性,同时也会通过这些手段来完成线上社群的建设,因为很多城市并不仅仅只是覆盖自己城市本身,还是有很多的其他邻近城市的用户会通过这些松下网点去获取他们需要的内容产品信息、产品使用方法等等。而通过这些邻近城市的反馈我们也会去开发更多的经销商与零售网络,从而保证线下渠道的一个良性竞争与共同成长。
当然去年因为疫情的关系,线上的渠道销售确实提升的比较快速,也有一些用户形成了高单价产品线上购买的习惯。但这样的一些消费的变化并不是大多数的,当环境趋于稳定之后他们还是回到线下渠道去体验和购买。所以不能说偏重与哪个渠道,应该是有机的结合,而且从长远来看线下渠道还是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的尤其是未来随着我们不断的推出全画幅更多高端的产品时,线下渠道还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佳友在线:松下的销售方式和别的影像厂商有些不同,你们会更多的去和一些附件厂商去做一些捆绑与配合,推出一些套餐,是如何想到这种销售方法的?这样的做法有没有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辛丰:松下的主要的影像产品和其他几家还是有所区别的,松下的主要优势是在视频领域。我们主要的中高端产品也是侧重于视频领域。而静态和动态影像所涉及到的配件属性和配件数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拍摄视频的话你就会用到无线图传、麦克风、脚架稳定器等等,而在静态的拍摄这些东西你是不需要的。如果说涉及到后期的话你可能需要的附件会更加的多。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只是去拍摄照片的话他可能就是包、卡、电以及脚架、保护镜等等。但是视频的话就完全不同,他是需要不同的套件去解决他不同的拍摄课题的,所以更多的和附件厂商去进行一个合作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消费者的一些拍摄问题。当然反过来这些解决方案也让松下获得了一些销售业绩的,比如今年的lumix20周年我们推出的与罗德、铁头以及阿童木的一些套餐还是受到不少用户的欢迎的。最近我们也在和大疆做一些智能跟随的一些尝试,同时也在研讨是否去做一些套餐性质的销售方式。我认为这是存在一些机会的,但是通过主机厂商来整合附件厂商做一次性的完整的捆绑销售还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视频的需求会相对更多种多样一些,并不是单一的一种需求,所以这其中值得探讨的解决方案也是蛮多的。
佳友在线:是否是基于松下本来在视频领域的优势,所以在2018年松下正式进入全画幅市场时就比较主动的在视频领域做快速的细化,这种方式在后期收获如何,未来松下是否还会去更多侧重视频这一块?
辛丰:其实松下的产品策略就像是田忌赛马,当然我们的产品中有明确定义在静态影像中的产品,也有动态视频中的产品。但是从我们自身的产品优势来说比较明显的是我们的视频这一块。松下在全画幅领域属于自己的Top1是S1H,在他下面的一个层级是S1R他是主要针对于静态照片领域。再下来是S1和S5。S1是比较倾向于视频领域的。S5则是视频和照片比较平衡的一款产品,但是S5的视频能力也是相对比较强大的。如果我们看整个市场的一个竞争状况的话。可能其他厂商的一个竞争领域主要是集中在照片领域的。那如果我们以我们现在的产品线去竞争的话虽然是可以竞争,但是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而我们在视频领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拳头产品,我们可以用更多的优势去和别人竞争。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样的精力同样的投入力度下我们可能更容易获得成绩。所以在未来我们还是会有主攻照片领域的产品和混合型产品,尤其是视频领域的优势,一定是必须拿到的。
佳友在线:从产品周期来看三年其实是一个更新的周期,我们发觉其实S1系列已经到了这个临界点,是否有这样的考虑或者已经在规划中了?
辛丰:今年我们是在6月份宣布m43系统的后续更新型号,第一个是GH5MARKII、第二个是GH6的研发计划,对于全画幅的系列来说其实我们也一直是在更新新的产品,就目前的状态来看全画幅的新产品已经在规划中了,而且会比现在的阵容和功能更加强大。各项功能一旦确定之后,我们会及时向市场公布相关信息。
佳友在线:从S1到S5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去年松下又推出了S5,那么市场的反馈如何?未来松下会将新品的重点放在哪一块?是专业领域还是入门领域?
辛丰:确实像你所说的我们有两个方向,其中有一个方向是专业市场,S1的推出有一定时间了,S1H的推出也有一定的时间了,其实新的专业的产品也确实是在研发中,我们也通过市场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意见,关于这些意见我们认为能够在接下来的产品中去融入和应用的我们已经在尝试了。但其实从lumix整体的定位来看,或者从整个市场来看,行业级和民用级的界限其实是有些趋于模糊的。而这种界限的模糊也给予了松下更大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之前认为2万的产品其实已经是相对比较高的价格了,但现在来看只要产品有优势其实像3万甚至跟更高的价格也是会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只要你的产品够好。所以这一方面我们会有新品去填补这样的一个市场。另外就像S5,他其实处于整个产品线的中端并不是一个入门款的产品,因为他的很多功能都已经达到了中端偏上的一个水准,比如他的色域比如他的视频功能。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还想去做的是如何能让更多的用户进入到松下的顾客群里来。所以我现在会去考虑通过S5和入门用户必备的镜头焦段来达成组合套餐的想法让顾客的入门门槛变得更低。这是我们目前想做的事情。但我们不希望去通过一些减配部分功能推出更低端的产品来实现这种可能。
佳友在线:我们一开始认为S5可能主要针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入门级用户,但其实我发现很多专业用户也在使用这台相机工作,甚至是作为主力机在使用,这和您一开始对于S5定位相符么?您是怎么看待的,会不会因此而考虑S5的更多可能性?
辛丰:其实有些专业用户在使用S5作为主力机的情况其实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的。因为对于视频用户来说一台机器是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他需要多机位拍摄。松下的用户群体里更多的是一些小型工作室、视频拍摄团队,S5可以在保证拍摄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他们的投入成本,这一点其实在产品规划时我们就已经有这样的考虑。而实际上我们发现这个量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一点对我们市场端、研发端都有相当的提示,如果我们的用户并不是完全都要专业高端的产品去实现他们的内容的话,那么如何去丰富S5这个级别的产品就成了我们需要去考虑的。未来松下会在这一端细分市场,满足多样的顾客需求。
佳友在线:在入门全画幅这块您认为有必要去细分视频与照片这两个市场么?或者松下会不会去考虑这样去细分入门级影像市场?
辛丰:从国内的市场来看,很多摄影师开始从静态像动态去转换,尤其是国内的5G网络成为主流之后,大家可以获取更多高清以及4k甚至6k的视频信息,那么也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摄影师从静态像动态去转化。当然也会出现更多二者兼顾的摄影师而且从我的感觉来说这样的队伍会变得非常的大,松下在视频领域走的比较早,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很好的去占据这个需要转化的市场。在中端领域我们会更多的去考虑混合型的摄影师市场,毕竟视频这是松下的一个基础优势。
佳友在线:我们看到最近又推出了一款m43的新镜头,很多人想问未来的43会是怎样的一个市场定位?新品的节奏又会是如何的?他与全画幅之间如何去平衡?
辛丰:就像之前山根先生所说的m43和全画幅是相对独立的产品,并不会去互相影响,虽然说现如今全画幅L卡口已经有着多的镜头,但是m43的镜头群还是更为全面一些,产品本身也更具有性价比一些, m43可以提供他更合适的价格支持,而对于需要去更多的考虑轻巧便携性的用户,m43则会提供他们更多的选择性。
佳友在线:我们在GH5mark II看到另一些视频功能的应用,主要是直播方面这些功能能够在全画幅上实现吗?是通过简单的固件还是未来可能的新品?
辛丰:我觉得完全有可能,松下向来是这样通过固件去给予产品一个迭代感的产品。GH5markII是一种市场的试水对于直播对于其他的一些视频领域等等。随后通过市场的反馈我们去对于现有产品线的更新,通过固件通过迭代实现全产品功能的普及。
佳友在线:虽然是处在L卡口的联盟之中,但松下原厂的镜头其实还处于一个相对较少的状态,松下未来在镜头方面会有哪些规划?侧重点是哪一方面?
辛丰:首先是F1.8系列,我们后期会有24mm和35mm。我们也在和研发人员在讨论,现在的F1.8镜头在实际的表现中是非常不错,包括画质包括体积。甚至因为外观体积的相同让这个系列镜头在视频稳定器的使用上更快捷,不需要去做太多的平衡调节,包括其他一些视频套件也是一样。所以我们也在和研发部门讨论是不是可以推出更多的F1.8的产品,那在不久的将来用户应该能够看到与现有F1.8大小一样定焦镜头的可能性。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整体定位还是希望在全画幅领域有更多的作为,所以也会有更多变焦镜头的推出。
佳友在线:两年的疫情,而且可见的未来他还会持续性的影响下去,那么从开始到现在松下做出了哪些改变和应对?在未来规划和发展中,您认为松下的核心优势有哪些?
辛丰:疫情对于整个影像行业其实影响非常大,并不仅仅是人们看到的终端销售环节,还有生产、市场以及售后服务等等,但面对这一块松下还是比较好去应对的。因为松下现在所有的产品都是在国内完成生产,松下在中国市场有着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所以从供给关系来看我们就会比较稳定,稳定的供应链会对你更好的掌控性。而正是因为中国这样完整的产业链所以松下其实有着目前来看行业内绝无仅有的保修政策与方式,比如我们新上市的产品如果在三个月因为有问题我们是可以换新的免去了用户维修等待的烦恼,这不仅仅是其他品牌做不到,其实松下在其他市场也是做不到只有中国市场可以做到这就又成了售后的优势。
另外完整的产业链也让我们销售与工厂之间每个月都会有针对性的协调会。包括销售订单的、包括国外进入的配件时间问题,我们会有一个提前量去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从市场端来说因为疫情的影响落地活动的实现就会相对困难,所以我们已经在进行线下向线上的转换,比如做更多的线上直播。虽然用户有地域属性,但线上却是相同的,但同时还是会不断的去构筑线下的零售体验网络,让用户可以去就近的市场去体验对于产品有更多认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