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中国大陆。2025年度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LOBA)得主正式揭晓,亚历杭德罗·塞加拉(Alejandro Cegarra)与谢尔盖·杜夫(Serghei Duve)分别荣获主奖与新人奖。两人于2025年10月9日晚在徕卡总部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正式登台领奖。作为“百年徕卡:世纪见证者”主题庆典活动的华彩乐章,本届LOBA颁奖典礼隆重致敬徕卡的百年光辉历程。
在备受瞩目的第45届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评选中,出生于委内瑞拉、现居墨西哥的摄影师亚历杭德罗·塞加拉凭借作品《两道高墙》(The Two Walls)脱颖而出,摘得主奖项。德国摄影师谢尔盖·杜夫则凭借其作品《明亮的记忆》(Bright Memory)荣获新人奖。获奖作品从300多份提交作品中遴选得出,这些作品由来自50多个国家的约120位国际摄影领域专家向LOBA评审团提名推荐。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新人奖则由来自17个国家的20家国际摄影机构和艺术院校合作提名产生。
亚历杭德罗·塞加拉(Alejandro Cegarra)
谢尔盖·杜夫(Serghei Duve)
亚历杭德罗·塞加拉:《两道高墙》——2025年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主奖项
塞加拉的这一长期项目聚焦美国与墨西哥边境地区。他以极富同理心的黑白摄影作品,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移民与难民所面临的困境,展现了当地严峻的现实局势。墨西哥曾一度被视为难民的避风港。然而近年来,这个国家却逐渐沦为美国反移民政策的合作方。在这组作品中,塞加拉尤其关注滞留边境地区的移民及其家庭,深入呈现他们在恶劣、非人道环境下的真实处境。
这一获奖系列由哥伦比亚摄影师、LOBA提名人弗雷德里科·里奥斯·埃斯科巴尔(Federico Rios Escobar)推荐参评。
亚历杭德罗·塞加拉说:“我从2018年起开始拍摄这组作品,一直在边境线上穿梭,直到今年一月才最终完成。我希望聚焦人性,关注那些人类共通的情感。我为整个项目拍摄了超过35,000张照片,并从中挑选了20张作为本次LOBA参评系列。”
亚历杭德罗·塞加拉于1989年出生于委内瑞拉,自2017年起定居墨西哥。他的新闻摄影生涯始于2012年,最初在委内瑞拉影响力最大的报纸《Últimas Noticias》担任摄影记者。此后,他以自由摄影师身份为多家国际知名媒体供稿,包括《纽约时报》、彭博社、《国家地理》、《纽约客》、《华盛顿邮报》以及《时代》杂志等。塞加拉曾多次荣获摄影奖项,其中包括2017年获得Getty编辑类资助奖(Getty Editorial Grant),2019年和2024年两度获得世界新闻摄影奖(World Press Photo)长期项目全球奖(Global Award for Long-Term Projects)。早在2014年,他便凭借系列作品《大卫塔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the Tower of David),获得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新人奖,作品聚焦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一栋被占用的高层建筑。塞加拉还曾多次担任LOBA提名人。
谢尔盖·杜夫:《明亮的记忆》——2025年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新人奖
在其极具个人色彩的摄影系列《明亮的记忆》中,这位出生于摩尔多瓦的摄影师记录下了其家族与故土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的深厚羁绊。该地区自1990年宣布脱离摩尔多瓦独立,至今未得到国际普遍承认,仅获得俄罗斯的支持。杜夫试图在他的作品中以影像生动呈现一种类似俄语中“明亮的记忆”一词所传达的情感:一种充满怀旧又分裂的日常生活。
该作品系列由德国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教研部门提名,参评LOBA新人奖。该奖项专为30岁以下的青年摄影师而设,旨在鼓励新锐之声。
谢尔盖·杜夫表示:“我的创作源于我的个人经历,主要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我也希望能激发更广泛的讨论,引发人们对更宏大议题的关注。作品标题的灵感来自于2023年3月我祖父去世后,一位亲属对我表示哀悼时说的一句俄语:“Swetlaja Pamiat”(明亮的记忆)。虽然这在俄语中只是一句套话,但当时它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觉得这句话非常贴切。”
谢尔盖·杜夫于1999年出生于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1岁时随父母移居德国汉诺威。在德国接受教育的同时,他在家中依旧与父母以俄语交流,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他对摄影的兴趣始于10岁生日那年收到的第一台相机。自2021年起,杜夫在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主修视觉新闻与纪实摄影。他的摄影项目聚焦于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常常从自身的根源与经历出发,探讨更深层的社会议题。
徕卡画廊国际艺术总监兼首席代表卡琳·雷恩-考夫曼(Karin Rehn-Kaufmann)评审寄语:“本年度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评审团十分关注并深刻理解摄影的社会力量,在此基础上郑重做出了评选决定。亚历杭德罗·塞加拉的摄影之旅特别令人动容。他曾是LOBA新人奖得主,如今此次凭借震撼人心的作品系列《两道高墙》再度回归——这组作品以深刻的视觉语言探讨了分裂、移民和人性尊严等议题。他此次成为主奖项得主,在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摄影语言的成长,也映射出摄影在当下社会所承载的日益迫切的价值。”
奥地利维也纳摄影馆(Foto Arsenal Wien)艺术总监菲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评审寄语:“在国际摄影界,LOBA已然成为公认的参照标杆——它代表着质量、多样性和社会意义。今年的参赛作品题材广泛,从个人叙事到全球性社会议题,非常丰富多元。”
1997年度LOBA得主、美国/法国摄影师简·伊芙琳·阿特伍德(Jane Evelyn Atwood)评审寄语:“LOBA在摄影界声名远扬,其专业权威性早已获得全球公认。能获此殊荣,既是幸运,也是实力的体现。LOBA获奖者不仅将赢得业界瞩目,其作品更将由此获得全新的解读维度。”
德国Prestel出版社摄影与建筑类图书主编库尔特·霍尔茨(Curt Holtz)评审寄语:“入围摄影师及其作品来自世界各地,展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我认为,LOBA对于从事纪实摄影的创作者而言尤为有意义。但这个奖项在关注度和知名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因为目前仍有不少艺术家对其尚不了解,而他们其实可以从中受益匪浅。”
LOBA是全球最具声望的摄影奖项之一:LOBA主奖项得主将获得4万欧元奖金及价值1万欧元的徕卡相机装备,新人奖得主将收获1万欧元奖金以及一台徕卡Q3相机。
即日起,所有LOBA入围作品系列将于恩斯特·徕兹博物馆(Ernst Leitz Museum)隆重展出(由WhiteWall提供支持),并同步发行精美画册。威兹勒首展结束后,2025年度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入围作品还将在全球徕卡画廊及各大摄影节进行巡回展览。
更多关于本年度获奖者的信息请访问官网:www.leica-oskar-barnack-award.com。
徕卡相机——与摄影同行
徕卡相机公司(Leica Camera AG)是一家生产高端相机、镜头和运动光学产品的国际公司,拥有超过150年的历史。作为其增长战略的一部分,公司已将业务扩展至移动影像(智能手机)、高品质眼镜镜片和手表的制造,并在家庭影院领域以自有投影仪产品占据一席之地。
徕卡相机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威兹勒,并在葡萄牙法马利康新镇设有另一个生产基地。公司拥有遍布全球的自有销售网络,包括超过120家徕卡专卖店。
徕卡品牌代表着卓越品质、德国工艺、工业设计与创新技术。作为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徕卡致力于推动影像文化的发展,目前在全球拥有约30家徕卡画廊,并设有徕卡学院以及国际性摄影奖项,如徕卡名人堂奖(Leica Hall of Fame Award)和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奖(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LO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