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第八届中国摄影排行榜揭晓,该活动由丽水摄影博物馆于2013年发起,采用推选制度。旨在针对上一年度国内涌现的优秀专题摄影作品进行公推和综合审议,最后评出本年度上榜作品。主办方希望通过常年举办这样的活动,为中国摄影的发展树立一个风向标,共同推动中国摄影的发展进步。
今年共有10件作品入围,分别是:陈露《村里阿露》、冯昱《人人女也的故事》、李舸《你是我最牵挂的人》、李舜《二手卧游》、李政德《图层》、钱儒雅《你收集的是一部分的自己》、徐昕《大都会》、张巍《人偶档案》、钟黎明《盒子》、周平浪《胡焕庸线》。photofans 在此将会转载介绍今年的上榜作品。
本期介绍作品为《胡焕庸线》
作者:周平浪
作品阐述:
胡焕庸线,即黑河-腾冲线,最早由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随着中国西北部气候突变,不复汉唐时的温暖湿润,约形成于1240年代,直至今日,胡焕庸线东南面43%的国土面积上,依旧居住着94%的人口,而线的西北侧居住着大部分的少数民族。这让胡焕庸彼时发出感叹:“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这条横跨中国的假想线,有着巨大的经济、环境和政治意义。从胡线被提出至今近百年过去,胡线两侧的巨大差异仍未动摇。除了胡线西侧人口稀少之外,两侧降雨量、人口、地理环境、农业经济、社会形态的各种错层关联,才是它背后的逻辑。早几年重新被舆论提及,直接原因是李克强总理的关注,据公开报道,他在城镇化框架中提出如何打破胡线的问题,即东西部发展不均,和上世纪末的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方向的。
地处不同降水、地质结构交界处,胡线上地震、沙尘暴频发,但同时自然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比如矿产,全国划定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东北占了21个;比如水利资源,胡线西南段分布的大型水电设施数量较其它地方更为密集。资源多了,人和外界的关系会更复杂。因为胡线两侧降雨量不同,基于游牧文明的少数民族则多数聚居在不适合发展农耕的西北侧,汉族则多数聚居在另一侧,历史上,胡焕庸线是中央集权的王朝直接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边界线,也可以密集观察到汉族和少数民族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这条千年间切割了荒凉繁华的分界线,是否可能在现代国家的技术革命中发生松动?这一进程,又会将我们带向何处?带着对民族融合、资源博弈,思潮变迁等议题的关注,本项目于2016 - 2017年间展开,暂结于一场五千五百公里的全国公路旅行。
作者简介
台州人在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现为澎湃新闻摄影记者。
评委评语
周平浪的《胡焕庸线》组照,秉承了一种“公路摄影”的特征,视觉上呈现了一种看似随意的快照感,但每一张却值得细细回味。它们依次展开,从乡村到城镇,观者仿佛通过摄影师的眼睛,做了一个浮光掠影般的冬季旅行。在上一幅影像还在大脑皮层残留着印象之际,下一幅画面接踵而至,前后影像的叠加,不断强化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那种熟悉和陌生感。整体基调看起来是写实的,但是在有距离的观看之间,却令人陷入孤独、忧伤和迷茫之中,甚至有一种恍如隔世。(严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