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艺术 营造画面魅力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光影效果是创作的保证,关系着作 品的成败。试想一下:树林在夕阳的照耀下,长长的影子投 射在绿地间,影调分明,这样的画面一定很有感染力;但若 是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树木的投影很小,阳光强烈,反差巨 大,导致色彩的饱和度降低,画面的光影效果与色彩效果极差,这样的照片就会缺乏感染力。


美国著名摄影家韦斯顿晚年时还在研究花园里的光影 效果,我想这是他多年拍摄养成的职业习惯,也是一位摄影 家应该保持的摄影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光线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符合所拍摄 的题材与拍摄思想的区别。研究并掌握各种光影效果,应用 于不同的拍摄题材,才是摄影创作所需。

 

“光影”在摄影创作中发挥的作用

 

摄影的本质离不开光线,有光便有影,光影不仅可以美 化画面,还能突出造型,渲染氛围。

强烈光影对比营造的画面魅力

西藏扎达土林
索尼相机•90mm•f/11•1/250s•ISO400


在这幅作品中,作为前景的阴影具有很强的造型感, 它与后面明亮的山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投影的造型 更突出,展现出大自然(土林)的魅力。
 


剪影,凸显造型之美


 

内蒙古坝上草原
玛米亚 6×7 中画幅相机•50mm•f/16•1/15s•ISO100


 
光影变化会形成明暗对比


 

青海祁连县
索尼相机•24-70mm•f/16•0.4s• IS100•66 画幅接片拍摄
 


加大影调的明暗反差,使景物呈现剪影效果。形成剪影的景物失 去了细节,只保留着外部的轮廓,所以要考虑景物的轮廓是否有特点。 造型不佳或没有特点,作品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画面感不好。这幅 作品中的树木失去了细节,呈现出剪影状态。落日的余晖使得这些树 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近至远,由远及近,树木显得生机勃勃。

夕阳西下,周围的环境暗了下来,只有一缕光线照射着山顶,整 个画面呈现出一明一暗的影调关系。试想,如果画面中没有那一缕光 线,画面就很沉闷,缺乏影调对比;如果阳光普照,景物也会缺乏影 调对比,画面会显得平淡。只有影调对比(包括色彩对比)鲜明的作 品才具有感染力。

光影变化会带来色彩变化

 

云南东川
申豪 4×5 大画幅相机•150mm•f/45•1/4s• ISO100


这幅作品的拍摄时机不能选在阳光 普照的时候,它是在日出后拍摄的。明 亮处与阴影处的色彩是不同的,明亮处 的植被色彩饱和度较高,阴影处的植被 色彩饱和度较低。由于植被明暗不同, 同一色彩的饱和度不同,造成了色彩的 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画面具有层次感与 空间感。

 

作者简介

 

齐凤臣

 

195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家协会理事、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授、佳友在线摄影网艺术顾问、《中国摄影家全集》入集摄影家。作品先后在香港、加拿大、美国和韩国等地展出,并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曾多次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代表作品有《长城》系列、《坝上风光》系列与《京城戏迷》系列等,大型画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和《百年风光摄影》等均有收录。

 

 

近年来主要拍摄大画幅黑白摄影作品,题材以风光和人文为主。后期制作主要采用传统铂钯直接印相工艺,也使用打印机打印黑白作品。以数字相机拍摄的作品,主要用于出版和教学。使用相机主要有:林好夫4×5 英寸相机 、仙娜5×7 英寸相机、沙慕尼14×17英寸相机等大画幅相机和索尼微单数字相机。


内容简介

 

风光摄影是摄影爱好者入门的最佳领域,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齐凤臣教授结合多年的摄影教学、创作与评选经历,为读者精心设计了学习风光摄影的三组阶梯式课程:基础、进阶和提高。从“基础”到进阶,帮助摄影爱好者培养审美直觉,掌握不同风光主题的拍摄思路与技巧,逐步提升风光摄影的表现力,最终将摄影水平“提高”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摄影创作。

 

 

本书内容丰富且实用,配图精美,以图解分析的形式将风光摄影技巧讲述得更轻松、易懂,十分适合摄影爱好者阅读。
 

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12428213.html

 

美图欣赏

藏装美女环境人像
杏花季
月裳幽韵
一组复古 II
下午茶
室内复古LOLITA人像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