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 R着眼影像系统的未来30年 佳能东京总部访问释疑

位于东京下丸子的佳能公司总部



EOS系统诞生于1987年。在当时,这一革命性变革给那个年代的技术和认知带来了巨大冲击。大口径的全电子卡口、镜头内置驱动马达,机身与镜头之间的信息通讯实现了数码化,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的对焦与光圈控制。大光圈的高画质镜头等多种镜头的开发成为可能。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EOS系统仍在不断更新,充分诠释了佳能这一开发理念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如今,佳能新一代技术开发人员面临全新的考验。单反相机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成像从胶片变为数码。基于互联网的作品共享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此外,静止图像与短片的界线也逐渐变得模糊。今后,关于影像表现的价值观、需求与环境也会更加多样与高效。


2018年9月5日,佳能宣布推出拥有35mm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以及RF镜头卡口的全画幅专微EOS R。在市场和影友当中迅速引发一波舆论热潮,其中当然有欢呼,同时也有不少疑惑。2018年9月19日,佳友在线摄影网及其他十多家国内摄影媒体受邀来到位于东京下丸子的佳能公司总部进行访问。通过坦诚的问答沟通和交流,特别是从佳能高层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话语中,笔者梳理和总结出一些观点,与广大影友们分享。希望以此,使大家对佳能全新的EOS R系统有更加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对佳能的开发理念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此次接受专访的佳能高层包括:

佳能公司常务董事 真荣田雅也 先生

佳能(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小泽秀树 先生

佳能执行董事、影像信息产品事业本部长 户仓刚 先生

佳能影像信息产品事业本部ICB光学事业部长 金田直也 先生

佳能影像信息产品事业本部ICB影像信息事业部长 溝口芳之 先生

佳能影像信息产品事业本部ICB光学开发中心ICB光学第四开发部长 柏叶圣一 先生



问题一、为什么要推出EOS R?是仅仅因为技术手段达到了,还是出于市场考虑推出的?


佳能高层回答:新的EOS R提供了以往提供不了的解决方案。我们感受到市场存在这样的需求,所以我们推出了EOS R。经过研究,我们确定了大口径、短后对焦距离和大容量数据传输这样的规格设定。


短后对焦距离是借助无反结构实现的。无反相机需要的AF技术(全像素双核CMOS AF)和EVF技术(内置式高分辨率电子取景器)等要素,佳能也都具备了,因此我们实现了产品化。我们开发出了EOS R的同时,也开发出了能够提供新的摄影领域的镜头(例如RF28-70mm F2 L USM)。因此我们是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同时也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推出了EOS R。


笔者解析:可能有人会认为佳能开发此系统的主要着眼点是无反化,而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需要借助无反结构,是为了实现短后对焦距离”。本来EOS系统在实时显示拍摄和短片拍摄期间,相机就没有反光镜动作。只要改成电子取景器,实现35mm全画幅微单相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佳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此次系统开发的本质,是大胆构建新的RF镜头群作为核心的影像系统。这才是开发人员的激情所在,也是EOS R系统的本质意义。




问题二、我们看到EOS R的机身相对小巧,但是RF镜头安装在机身上却显得很大(编者注:提问者是指RF50mm F1.2 L USM、RF28-70mm F2 L USM)。未来会不会有小型化的解决方案?


佳能高层回答:RF卡口肯定会有小型化轻量化的镜头。目前大家看到的只有4款首批推出的镜头,将来我们会继续推出更多,甚至几十款。一定会有你中意的尺寸。


大家觉得大的可能是RF28-70mm F2 L USM镜头吧?RF28-70mm F2 L USM与EF 70-200mmF2.8L IS III USM的镜头重量相仿,但却是恒定F2光圈的标准变焦镜头,这为专业用户提供了新的拍摄可能性。


如果没有RF卡口的话,是实现不了这个规格的镜头的。如果在以往的EF卡口上做这支镜头可能要达到几倍以上的体积。


笔者解析:首先,佳能会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相应小型化轻量化的RF卡口镜头。但更为重要的信息是, 佳能推出新系统的目标不是“可维持目前影像表现的小型相机”,而是拓展表现和拍摄领域的新影像系统!


将大口径镜片配置在尽量靠近成像面的位置上(缩短法兰距是EOS R相机采用无反光镜系统的一大原因),可大幅提升光学设计的灵活性。作为RF镜头第一批开发的4款镜头,都能体现出这一优势。


这些最新推出的镜头不是为了彰显无反小型化,而是为了RF新系统确立影像新品质的标杆。


最具代表性的是最大光圈F2的变焦镜头RF28-70mm F2 L USM。乍看可能感觉尺寸较大,但这曾是在EF卡口下因尺寸过大而无法产品化的一款。如今能够实现手持拍摄并作为产品推出,证明了RF卡口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简言之,通往理想镜头的最短距离是RF卡口!而能够活用此卡口的是35mm全画幅专微相机!




问题三、EOS R无法兼容EOS M的镜头,未来如何定位EOS R和EOS M?将来推出更低端EOS R的时候,会不会因为EOS M而有所顾虑?和EOS单反系列又怎样平衡?


佳能高层回答:EOS R主要是面向35mm全画幅系统的用户,而现有的EOS M是紧凑轻量的APS-C传感器。EOS M和EOS R定位的是不同的目标客户群。


除了传统的EOS系列,我们将继续推出小型化的EOS M还有这次推出的EOS R系列,我们将向市场同步发展这3个系列。


笔者解析:在无反系列,佳能将用EOS M来主打追求小型化的用户,EOS R相机与RF镜头作为新系统,与专业级的EOS全画幅单反相机和EF镜头构成的系统将是并列关系。




问题四、佳能EOS R的法兰距是20mm, 这个比其他品牌的无反相机法兰距要长。请问这个出于什么考虑。


佳能高层回答:这么做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镜头设计自由度,我们强调到RF卡口短后对焦距离的概念,这一概念与法兰距并不完全相等。法兰距是卡口平面到CMOS平面的距离。


为了让最后镜片更靠近CMOS,我们在内部空间尽可能留出这个空间来。为了确保这个卡口的强度,以便将来更多镜头能够加装到EOS R,我们经过评估确定了20mm。


笔者解析:佳能考虑到兼容EF镜头所需的刚性强度,法兰距过短,会使支撑镜头的相机刚性难以保持。考虑到易使用与信赖性的平衡,得出的答案是约20毫米。


同时,佳能强调的是短后对焦距离为今后镜头设计带来的高度灵活性,其短后对焦距离并非固定不变的。比起EOS系统约44毫米的法兰距终归是大幅缩短了。




问题五、EOS R为何没有看到佳能习惯的数字序号,未来型号将以怎样的方式命名?


佳能高层回答:以前的EOS产品里面,引入了字母的只有EOS M,EOS R的推出是展望未来。将会如何命名不好说,有可能还会采用数字序号。关于未来的单反和微单计划,我本人也很想知道,但是希望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这样的方针是不会变的。


笔者解析:EOS R的真正意义在于,佳能在成像方面的基本立场,就是力求得到符合相机图像感应器像素数的解像感、还原记忆中的色彩。


随着相机像素的不断提升,镜头分辨率问题一直成为业界谈论的焦点。


为了充分发挥RF镜头的性能,EOS R相机变更了EOS 5D Mark IV时对锐度的呈现。“在实现更纤细表现的同时,也能得到有对比度的成像效果。”


对于RF镜头来说,更灵活和自由度的设计能力为光学影像的表达大大拓展了空间。具备高分辨力,同时具备高对比度,且支持数码镜头优化,RF镜头在未来的想象力丰富而多彩。




问题六、新的系统卡口将触点增加至12个的目的?


佳能高层回答: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研发做准备。大容量、快速通讯是必须的,为了新系统今后更好地被运用,我们赋予每一个触点都具备不同的功能,所以用了12个。


笔者解析:重点不是“当下的高性能”,而是以“未来也能支撑的高性能”为目标,估算所需规格。


EOS R系统除了光学信息,还将以前保存在相机内的包含数码镜头优化在内的光学补偿数据都保存于镜头内。“通讯速度越高,就能以越短的时间将数据传输给相机。”


此外,还能协调镜头与相机进行手抖动补偿等。以前EOS系统的光学式手抖动补偿不依存于相机的控制。但EOS R系统的一大优势是可以通过CMOS图像感应器与数字影像处理器获取被摄体信息,检测抖动。利用此优势使相机与镜头联动提高补偿效果的就是联动IS。



写在最后


作为EOS R系统的首发,佳能将EOS R相机和4款高规格RF镜头一并公布。这4款镜头的规格可以拍出以前很难获得的影像表现。另外,EOS R相机在追求‘快速・快适・高画质’的同时,也实现了相对而言的小型轻量化。这意味着今后相机应对的领域可以变得更加宽广,这是佳能希望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价值,也是构筑新系统的初衷。


但这并不是EOS R系统开发的最终目标。未来的数年乃至数十年,佳能新的一代研发人员雄心勃勃,正跃跃欲试,让这一新系统持续发展。


当然,新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取决于用户需求。但可以确信的一点就是,EOS R的推出,使得佳能画质设计的起点可以设定得比以往EOS相机更高。



相关文章

美图欣赏

藏装美女环境人像
杏花季
月裳幽韵
一组复古 II
下午茶
室内复古LOLITA人像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