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触觉
———贫困阻隔不住生活的多彩《家园•巴中》拍摄随笔
中国摄影协会主席·王瑶/文
《家园》系列影集是我近些年的作品。第一季共推出十多集,大体上一个国别一集。我采用影像随笔的形式,通过画面故事化的摄影语汇、半纪实、半诗意化的手法,聚焦这些国家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旨在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文化呈现和价值追求,希冀从中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性真善美的力量。
中国人看重家园,并对“家园”这个词有独特的理解。“家”和“园”往往不限于字面,可以涵盖生存和生活环境,涵盖家庭、社会和国家,甚至涵盖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家园》系列自然要有中国的内容,可是有关中国的影像实在是太多,难以选取。考虑再三,还是只取一点,采用管中窥豹的方法为宜。
上个月,我到四川巴中参加决战扶贫摄影活动。拍摄过程中,我为西部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深深感动。巴中,这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许多英烈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奋斗牺牲、长眠于斯。
今天,巴中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正投入脱贫的决战。在这里,我看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崛起的缩影和美好的前景,很有典型性。因而,我决定以巴中的影像和拍摄随笔作为有关中国的内容,收入《瞬间的触觉》这本随笔集中。
作为贫困地区,巴中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确实有较大的差距,仅从住房和人们的衣着上就一目了然。许多地方依然是泥墙旧瓦的黑房子。
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
那么人将仰望而问,
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
是的,充满劳绩,
但人,诗意地栖居在此大地上。
此刻,我想说的是:是的,充满劳绩,但巴中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巴中,社会生活中依然留存着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它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淳朴和宁静,也构成了“家园”另一种独特的内涵。
巴中的建设和发展让我兴奋,我希望多留下一些影像以记录它的历史。其间,尤其让我着迷的是它的地域文化和多彩的生活形态。虽然有些已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消殒了,但留存下来的,却是异常的丰富而醇厚。
巴中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作为一个贫困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总体而言并不富裕。不过,在我看来,这里人们的幸福指数并不低。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巴中人性格开朗坚韧,同时对生活和环境又持有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即便是清贫的日子,也可以有滋有味地去过,丰富的地域文化又赋予生活以独特的内涵。贫困,阻隔不住生活的多彩。
她吆喝什么我听不懂,但那叫卖声如同唱歌一般,十分悦耳。我拍下她与公鸡的特写,色调浓郁鲜明,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的色彩。
此刻,还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托着一只鸭雏,正在向买客推销。她目光紧盯着买客,是那么专注,看上去真诚的神情之中内含着某种迎合,夸耀之中又带着几分谦恭,那种急于售物的心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这是多么生动的瞬间,这是多么精彩的素材!在这里,到处是可取的画面,让人目不暇接,激发着我的“瞬间触觉”,让我如饥似渴地去记录一个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
所谓“瞬间的触觉”,一般来说是指摄影主体敏锐捕捉动态物象的瞬间状态,这种特定性瞬间往往成就了佳作和精品。反应和捕捉这种瞬间可谓奇妙无比,这也构成了摄影的魅力。然而,也还有另一种“瞬间的触觉”,即你面对的物象是相对静态的,但此时你仍需调动“瞬间的触觉”去感受它、记录它,而不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如果那样,也可能会错过一张不错的影像。
我经常有这样的感慨:一个劳作的人,即便是一个相貌不佳的人,可一旦投入工作状态后,为什么往往会焕发出神奇的魅力,展现出至美的画面?这大概就是劳作之美吧!此时,一旁有人在理发,我拍下一位老汉理发的全过程。其间有一幅特写:老人的围脖上掉了一层雪样的白发。
这看似不经意的“瞬间的触觉”,霎时让我内心猛然收紧——哦,这就是岁月的风霜啊!
在巴中三日的影像中,我喜爱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熟睡的婴儿,正要从半掩的门中迈过;此刻,一缕光正映射在婴儿的面部和女人的腿上,四周是朦胧的阴影。
当我按下快门的瞬间,我觉得此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如同婴儿一样在沉睡,睡得那么甜蜜,那么深长,然而,那确实又只是一个瞬间。我捕捉住了那个光影、那个甜蜜、那个和谐。它是瞬间,又是永恒。
在一个发廊,我通过镜子,留住了一个多维的生活瞬间:发廊里人们在忙碌,发廊外一个儿童扬手奔向街面;另一侧是一个端着饭碗的女人,正欲迈出家门,仿佛还在说着什么……
这里,生活之水在平静地流淌,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带走了人们的童年、青春和岁月。唯有影像,留驻了一个个截面,引发日后的无限怅惘和叹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这就是巴中人:固然生活充满劳绩,然而,他们仍然诗意的栖居在此大地上;固然生活并不富足,然而,贫困阻隔不住他们生活的精彩和对家园的挚爱。
最后那天,我坐车离开巴中。群山起伏,烟云叆叇。我的心有所不舍。巴中三日,有许多东西触动了我心灵深处,那究竟是什么,我不清楚,或许日后当我重读巴中三日的影像,才会找寻到明确的意识。我希望巴中父老乡亲早日战胜贫困,也相信他们能早日摆脱贫困。正如这漫长的隧道,虽然前面只见到少许的光亮,但车在前行,很快,就会豁然开朗,别有天地,那是高大的桥梁、广阔的天空。
我爱巴中,我爱中国,我爱我的家园。
2016 年6 月5 日
ISBN 978-7-115-42801-1 作者: 王瑶 定价:128元
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12046862.html
作者简介:王瑶,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1992 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99 年入选荷兰乔普• 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2002 年—2003 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作访问学者;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库布其》、《当代中国——哈尔滨之春》、《家园》等个人摄影作品集和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著作。
图书简介:本书作者王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她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 多年的时间里,拍摄了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曾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等业界众多重要奖项。作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访过十多个国家,本书是她的一本摄影随笔,讲述了作者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作者不仅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她“特定性的瞬间”的观点,并用作品加以印证,并对构图和色彩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探索实践的过程。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