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礼心 追逐佛光
从太原出发,沿G55行驶,转S46开上一段时间之后便迎来真正的探寻之路,从乡道到村路,都有很好的水泥路,压过村民晒在路上的高粱米,绕过几道黄土梁,南禅寺,在一片绿树的掩映中,露出了她的红墙。
下车发现寺门紧锁,旁边小院朱门半掩。推开门,一位老人循声而出,说明来意后,这位负责护寺的老人让我们打了十元一张的门票,掏出钥匙打开了小院中南禅寺的一个侧门。老人说,这里有游客很少,有时甚至多日不见一人来此,即便有,也往往是搞古建筑专业的,此外还有一些日本人。
从侧门进入这个仅有一座大殿的寺院,大唐盛世露出了幸存的一角。在这一刻,你会不会想到在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南禅寺是如何艰难地走到今天?
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灭佛”事件,其中第三次唐武宗会昌年间的“会昌法难”最为浩大,全国26万僧尼被还俗,4600余座大型寺庙、2万余座小型寺院被夷为平地,佛教在大唐发展到巅峰之后瞬间遭遇灭顶之灾。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位列重点打击对象名单,寺庙拆毁殆尽,独有南禅寺因位处台外偏僻村中幸免“法劫”。
此后,南禅寺又经历了五代周世宗灭佛以及历次朝代变更带来的浩劫以及近现代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成为漫漫历史长河中最古老的幸存者。抚摸南禅寺大殿巨柱那一刻,仿佛穿越历史,因为它弥足珍贵的幸存让我们可以触摸一下真正的唐朝。
打开殿门生锈的大锁,老人引导我们走了进去。外面烈日当空,大殿里被衬托得更加昏暗,不知这个佛殿多长时间才为游人来访而开启一次,总之,颇有尘封已久的感觉。但是,站在大佛台下,仰望佛台上的大佛、菩萨、金刚、众童子,只感觉到这些彩塑虽历经千年,依旧丰满圆润、栩栩如生。从院中仰视大殿全貌,那种唐代特有质朴而又宏伟的巨型屋顶结构令人称叹。
《中国古建筑全览》里说“这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因寺院不大而地处偏僻山村,所以才能幸免灾难保存至今。”淡淡的言语,道尽沧桑。
从南禅寺再行几十公里山路便到佛光寺,相聚不过一两个小时的车程,说起佛光寺,要先讲一段故事,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却始终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一个偶然的机缘,在敦煌117号洞窟中,梁思成发现有一张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上面绘制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并指出了每座寺庙的名字。其中有一座叫“大佛光寺”的建筑,让他看到了发现唐代建筑的希望。
抗战爆发前夕,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雇了一辆毛驴车,顶风冒雪花了两天时间,开启了在五台山地区寻觅唐代木构古建的旅程,并最终发现了佛光寺。当他们亲眼目睹一个真正的唐代寺庙静静地伫立在风雪之中时,二人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欢欣鼓舞,宠辱皆忘,令人感动唏嘘。
与民间建造的南禅寺大殿相比,皇家寺院佛光寺大殿明显宏伟壮丽许多,大殿正面有五扇大门,遥想当年如果这五扇大门同时打开,禅香袅袅佛音绕梁的法会场景,一定是盛况空前的。
走这条小众之路,参拜穿越千年而保存至今的禅寺佛寺,开启参禅礼佛的第一课。傍晚抵达五台山,恰好残阳余韵透过老树密枝而出,酥油灯在殿前随风明暗。满院佛香浮动,青烟缭绕中,让梵音涤荡我们虔诚的内心吧。
朝台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亿年以前。到震旦纪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这里也是众多驴友心中的徒步圣地,朝台之路,有心便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