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影时机顶的快门键也可以指定用途,将“测光及对焦”分开作业;而“静音控制”最早也是出现在5D Mark III身上,直到现在这功能还是相当的实用。
前面介绍过“间隔计时器”,而这里要为各位示范的是“缩时短片”功能,这选单建立在录影模式中,必须切换到录影模式才找得到,这里需要设定的项目跟“间隔计时器”差不多,一样是间隔时间与拍摄张数,但优势在于拍摄完毕会自动合成一部FULL HD影片。
5DS/5DS R开卖距今已接近一个月,但这次在版上反而比较少看到网友的开箱,我想大家多少都了解这两款相机的优劣势,本篇小编所介绍的5DS主打的就是商摄与建筑摄影,因为像素高又不用担心摩尔纹的问题,作为商业用途其实很适合,毕竟它兼具了画质以及机动性;不过也因为5,060万的高像素,以致于一般相机玩家会不敢出手,毕竟周边的配套也是一个问题,例如电脑可能需要升级,修图才跑得动、必须指定镜头才能发挥5,060万像素的实力、记忆卡势必也得添购,如果只是一般生活记录而非职业用途的话,6D及5D Mark III的表现绝对足以胜任。
先从5DS的操控谈起好了!它给我的感觉就跟在使用5D Mark III的时候没两样,但轻盈且震动明显降低不少的快门设计让我印象深刻,有点像是6D的快门感受再加点清脆声,如果是跟5D Mark III相比的话,拿在手上的震动感的确小了非常多,这也是Canon下了许多功夫的地方!再来首创的反光镜锁上功能,让使用者在手持拍摄时可以更安心,不过以70mm焦距拍摄为例,要避免微震的话我起码要用1/160s甚至1/200s拍摄。
Live View的对焦速度今年二月在Canon下丸子总部首次体验时就有吓到!原来Canon也可以做到嘛~怎么之前全幅机不做?原来是要两颗DIGIC 6再加上更新率的提升才办得到,但散热跟成本都会是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5D Mark III的Live View表现不如5DS/5DS R。这次的对焦系统虽然有进步,但还是不如7D Mark II,实际操作起来我觉得跟我平常用的5D Mark III真的是大同小异,基本上对焦速度都算快且淮。
这次比较特别的是有在棚内拍摄麻豆,有点大图检视的网友应该都不会失望才对,因为5,060万划素的照片放大后几乎所有细节都一览无遗,且都是用“Fine Detail”的相片风格来拍摄,Fine Detail虽然可以保留多数的细节,但若是以JPG直出来看的话,可能会显得不够讨喜,尤其是在肤色上面,我觉得似乎少了点Canon的红润感,如果是以RAW拍摄事后再进LR或DPP4编辑的话,其实就没差别了。画质的部分,我自己觉得缩光圈的绕射现象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恐怖,以EF 24-70mm f/4L IS USM为例,光圈f/8的画质表现都还不错,但从f/11开始锐利度就会有轻微衰退的迹象。
内建的间隔计时器、B快门计时器、缩时摄影、自定速控画面、观景窗显示水平仪与相机资讯,这几项都是小编非常喜欢的功能,毕竟5DS/5DS R并非5D Mark III的后续机,如果用不到5000万像素的朋友应该都会等5D Mark IV的出现才对,别忘了明年就是奥运年,没意外的话C、N两家又会来场军备竞赛,只是会不会有让人跌破眼镜的产品出现就不得而知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值得赞赏的部份:
◎ 镁合金机身,防尘防滴设计。
◎ 全画幅划素之王,有效像素高达5,060万。
◎ 采用MVCS反光镜震动控制系统与快门延迟控制。
◎ 内建双DIGIC 6影像处理引擎,为5D系列首创。
◎ Live View的对焦速度为全幅EOS之中最快。
◎ 61颗自动对焦点,支援EOS iTR自动对焦
◎ 新增白色优先白平衡,更适合在钨丝灯环境下使用。
◎ 取景窗可显示电子水平仪与多项相机资讯。
◎ 新增“精致细节”相片风格。
◎ 内建缩时摄影、间隔计时器与B快门计时器。
◎ 支援1.3x与1.6x裁切功能,
◎ SDXC与CF双插卡设计。
可以改进的部份:
◎ 录影画质并未支援到1920x1080 60fps而只有30ps。
◎ 电力管理期待可以更好一些。
◎ 高ISO表现不佳,我可接受的堪用值约在ISO 1600~3200之间。
◎ 少了监听孔,录影无法同步掌握收音状况。
5DS与5DS R将会分两篇来测试,想了解5DS R的实力,请留意日后的评测报导!
以上是佳能EOS 5DS的介绍,比较全面的评测了这款相机的一些基本的素质。本文翻译自mobile01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