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的黄昏:马良&黎晓亮双个展


仪式的黄昏:马良&黎晓亮双个展

Twilight of the Ritual: Maleonn & Li Xiaoliang


展期

2024年04月12日-2024年08月11日


艺术家

马良、黎晓亮


地址

昊美术馆(上海)一楼,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摄影自诞生起,无论于拍摄者,还是于被拍者,都是一个仪式。一百多年后,随着数码摄影、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都成了摄影师,任何事物都成为被拍者,传统的仪式性摄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原本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关系也随之出现了松动、甚至解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手机取代了摄影机,相反,传统的胶片(包括部分数码)摄影因此更加突显出它独特的同一性和仪式感。作为“摄影原教旨主义者”,马良和黎晓亮的实践与其说是为了传递一种久违的质感和美学,不如说是在守护一种已趋黄昏的关系、仪式和生气。他们把摄影机和照相馆移到了街头、美术馆,以让更多人重温儿时的记忆,让更多人沐浴在舞台的灯光下。对他们而言,摄影不再是一种客观中立的技术媒介手段,而更像是一部人间装置。不同的是,马良的摄影机始终在追寻记忆中那个温情的伦理世界,而黎晓亮的“游猎”想要揭示的恰恰是摄影的伦理困境,即美好幻象背后的虚构权力和抽象化暴力。



马良:恋恋风尘


2012年,马良发起了摄影公共项目“移动照相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辆巨型的摄影装置穿行全国35个城市,吸引了1600余人的参与,留下了无数的记忆、温情和美好的瞬间;六年后,他再次发起了“青梅竹马照相馆”公共项目,通过微博平台,用photoshop合成老照片的方式,为120余对夫妻或情侣虚构了童年的合影。


马良作品,《移动照相馆》系列,图片致谢艺术家


马良作品,《青梅竹马照相馆》(局部),图片致谢艺术家


这是近十年来马良最重要的两件公共摄影作品。尽管传统的摄影已经被手机拍摄所取代,PS技术也已经进化到自动滤镜,乃至人工智能的阶段,但对马良而言,摄影并非纯粹的技术,而该作品本质上还是关于人或以人为主体的装置。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传统摄影及其仪式感既是一种久违的人间烟火,也是一种永恒的伦理幻景。


马良作品,《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照片由SIGMA fpL相机拍摄,图片致谢艺术家


最后一件参展作品名为“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晚年梁漱溟于上世纪80年代与美国学者艾恺对话时的一句发问,四十年后,它成了当下时代集体心理的表征。当然,它也是这个展览最适切的注脚。



黎晓亮:游猎的光


“融化的蜡”与“参与者的肖像”是艺术家黎晓亮于2021年至2024年平行实施的两个摄影项目。三年来,他先后前往冰岛、荷兰、意大利、印尼等不同国家,用摄影机试图记录不同地点的自然温度,并将这些带有温度的影像通过光栅或半透明投影的方式叠印在相应的原景图片上。


黎晓亮作品,《融化的蜡》系列,图片致谢艺术家


黎晓亮作品,《回到黑色》交互装置,图片致谢艺术家


与此同时,他制作了一个可自动触发的互动拍摄装置来“取代”作为摄影家的自己,先后在北京、上海、青岛、香港、厦门、长沙、深圳等7个不同的城市(包括)招募普通人参与并与之互动,以此收集了十万余张素材。此次展示的是两个项目其中的一小部分。


黎晓亮作品,《参与者的肖像》系列,图片致谢艺术家


这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摄影项目,对象不同,方式也不同,但并非巧合的是,二者都将拍摄的主体“让渡”给了摄影机本身。“融化的蜡”拍摄的是一组风景,从取景到构图,他不做任何的修饰,而是用最常见的风景照模式,忠实地记录不同的地区、时间和气温下,自然的地貌反馈给摄影机的不同的感光效果。最终,黎晓亮用一种“简单粗暴”的制作方式,将它们化约为一系列红白黑相间、带有表现意趣的抽象画。如果说黑白母本是背景的话,红色部分则是摄影机所获取的温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所呈现的是一组生态数据。“参与者的肖像”中,艺术家预先设定了一套拍摄程序和模版,观众坐在摄影机前,就能自动获取一张标准的黑白明星照。换句话说,这里的照片与其说是对象的虚构性再现,不如说是被程序和模版所建构的一系列数据。


黎晓亮作品,《融化的蜡》系列,图片致谢艺术家


游猎是摄影(家)的天性,光是摄影的本质。但黎晓亮在此所诠释的,并非是万物众生如何在摄影之光的沐浴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是作为一种数据权力,摄影之光是如何抽象化、标准化万物众生的。










美图欣赏

日系天桥上的JK制服小姐姐 I
一花一世界
又见 秋
春的味道
一组复古 I
酒吧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