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线是有颜色的
利用一束光线照射三棱镜,因为三棱镜对光线中不同光谱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三棱镜把光线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这7 种色彩的光线。而人们看到景物的色彩,是由于光线的照射,从这个角度看,色彩最初的源头是光线。
日落时分,波长较短的蓝、紫等光线被反射和吸收掉了,更长一些的红、黄等光线照射到地面,整个环境色彩都非常暖。
2. 景物的色彩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如果物体不吸收自然光中的任何一种光谱色,而是全部反射,那么人眼所看到的景物颜色便为白色,通过相机拍摄出来后的色彩也是白色。
如果是某种颜色的光线入射,物体全反射后,人眼所看到的物体颜色为入射光线颜色。例如,红色光线照射全反射的物体,那人们看到的色彩即为红色。
光线入射后,如果物体吸收了红色光线,则反射的光线就变为了青色,人眼看到该景物或是利用相机拍摄该景物的颜色,都为青色。粉色与黄色的由来也是同理,而其他色彩的由来,这里就不再赘述。
画面中不同景物的颜色,其本质是该景物反射了对应色彩的光线。例如照片中人物的红裤子,是因为裤子反射了红色光线。
色轮
对于色彩,应该说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色轮是人们认颜色关系的工具。那么色轮是怎样来的呢?
首先,应该知道一个常识,人类所知道的可见光,其实只是占自然界中已知光线的很小一部分,并且这些可见光是按照波长变化的规律顺次排列的,即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由长到短)这一顺序。而将可见光区域用圆环来表示,就成为了色轮,如图所示。
色彩三要素在摄影中的应用
1. 色相日常所称的色彩名即为色相,如洋红、深蓝、金黄等就是指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
饱和度(纯度)
纯度是指某色彩中包含的这种标准色成分的多少。纯度高的颜色色感强,所以纯度又是色彩感觉强弱的标志。一般来说,高纯度的纯色比较艳丽,容易引起人的视觉兴奋,色彩的心理效应明显;中纯度色彩的物体会使人感觉丰满、柔和、沉静,能使视觉持久注视;低纯度基调的色彩容易使人产生联想。纯度对比过强时,容易使人有生硬、杂乱、刺激、炫目等感觉;纯度对比不足,则会造成粉、脏、灰、黑、闷、火、单调、软弱、含混等感觉。
色彩纯度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等进行调节运用。
◆ 加白:纯色中混合白色,可以减低纯度,提高明度;另外,各种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
◆ 加黑:纯色色彩混合黑色可以降低纯度,还可以降低明度;各种颜色加黑后,会失去原有的光亮感,而变得沉着、幽暗。
在没有太阳光线照射的天气里,景物色彩表现力往往不够,而这张照片中以高饱和度的经幡作为前景,使观众看到画面时,心理感受能够第一时间兴奋起来。
3. 明度明度是指不同
色彩之间或同一种色彩不同的明暗差别,即深浅差别。由色彩明度的定义来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不同色彩之间的明暗不同,例如在人的视觉效果上看,黄色就比蓝色的亮度高,即明度高;二是说同一种色彩不同的浓淡程度,如粉红、大红、深红,都是红,但后一种红就比前一种红浓重,即明度低。比较常见的颜色中,黄色的明度最浅,紫最深,橙和绿、红和蓝的明度相近。
要表现一种低调的画面氛围,使用红色这种低明度的色彩显然是非常好的选择,而不能使用青色、黄色等明度较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