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适马利用传统传感器测试镜头,以量度其MTF 表现。如今,适马研发出自家专利,运用 4,600 万像素的 Foveon全色彩影像传感器的 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量度系统 A1*;并在生产基地运用这新系统检测新产品线上的每支镜头,以往难于侦测的高频细节,现在也可收纳在厂商验证的范围,保证镜头的高成像精度,避免出现个体制造差异问题。
适马18-300mm F3.5-6.3 DC MACRO OS HS镜头的MTF曲线图。从图中看以看出18mm端中心和四周分别率较高,而300mm长焦端会产生较小的像散
广角端成像测试
在室外,我们使用适马18-300mm F3.5-6.3 DC MACRO OS HS镜头,在上午顺光的光位拍摄了一系列测试照片,其中使用了镜头的18mm焦距端,并且分别将光圈开至F3.5、F4、F5.6、F8、F11、F16和F22。拍摄使用ISO 100、最大尺寸和最高画质的JPEG格式、自动白平衡、标准色彩风格、关闭暗角控制和降噪设置,并使用自动对焦拍摄。对于拍摄结果,我们分别截取了画面的中心和边缘部分,来查看镜头的中心和边缘成像,并通过截图对比查看该镜头的解像力。
镜头在18mm端的室外顺光下拍摄的测试照片
我们将7张不用光圈下拍摄的测试照片进行100%放大和局部截图,其中分别截取画面中心和边缘的部分进行对比。经过测试可以看出这支镜头在18mm端的解像力较为出色,尤其是最大光圈F3.5时中心锐度相当高;镜头边缘的成像反差较高,画面比较清晰。当光圈缩小至F5.6-F11时,成像质量达到最高,直到F16后才开始缓慢的下降。可以看到在广角端,适马18-200mm镜头的最佳光圈在F5.6至F11之间,并且此时最适合拍摄风光和建筑题材。
长焦端成像测试
接着,我们使用适马18-300mm F3.5-6.3 DC MACRO OS HS镜头的300mm长焦端,拍摄远处的玻璃外立面建筑,进行中心和边缘的成像测试。
使用适马18-300mm镜头的18mm广角端,拍摄建筑的局部
我们将5张不用光圈下拍摄的测试照片进行100%放大和局部截图,其中分别截取画面中心和边缘的部分进行对比。查看18mm端拍摄的测试照片边缘截图时,可以察觉到轻微色散现象。仔细观察不同光圈下的成像效果,可以看到各级光圈的成像均保持了一定的素质,在F22时画面锐度稍有下降。对于大变焦镜头,适马18-300mm在300mm长焦端的画面质量非常出色,可以放心开大光圈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