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QX1拍摄体验与心得分享
初步了解Sony QX1的使用方式之后,笔者就来实际分享一些运用Sony QX1拍摄的过程与心得。Sony QX1实际运用镜头相机与构图萤幕分离的灵活概念,加上APS-C感光元件所带来的影像效果,确实有达到先前预期的影像效果,例如高ISO感光度的表现,细节保留与噪声抑制.....等等,现在我们离开室内,去实际体验一下Sony QX1拍摄起来的感受。
趁着短暂的好天气,来到八里观海步道,笔者尝试拍摄栏杆影子与脚踏车的结合影像,并以低角度构图拍摄,把Sony QX1放在靠近地面的高度,然后智慧型手机拿在手上准备捕捉拍摄。左边照片是第一次尝试,在脚踏车经过瞬间,启动触控快门进行拍摄,可能是因为Wi-Fi无线指令本来就会有所延迟,所以带来十分夸张的快门迟滞,大约有半秒到一秒不等的延迟(Delay),笔者心想,既然透过Wi-Fi操控会有延迟,何不试试Sony QX1机身上的实体快门键,说不定会有不错的效果。右边那张照片就是使用Sony QX1实体快门键的结果,快门迟滞是缩短了没错,但由于使用快门键的话,Sony QX1会强制使用全画面的绿框自对对焦模式,也就是说只能交给Sony QX1机身去自动判断该对焦在哪个地方,结果绿框亮起,居然拍摄出一张完全失焦的画面.....可能是现场光源造成相机本身的误判,或是快门键分段太软所以没对到焦就直接释放快门,看来得好好重新思考一下对策了。
尝试第三次,总算拍到比较贴近想像中的画面,笔者还是回到智慧型手机上来操作,先关闭触控快门,顺便预测一下脚踏车的路径,接着运用陷阱对焦方式,构图后先手动选取焦点位置,固定在预测的范围内,接着脚踏车骑过来,大约提前个半秒按下智慧型手机萤幕上的快门触发键(PlayMemories Mobile App的快门键,不是手机本身的快门键),如此一来就成功拍到理想中的画面,感觉似乎需要一点想法跟技巧。
某日下午笔者来到北投某间着名宫庙,来找找看有什么可以发挥的题材,因为Sony QX1可进行分离拍摄的特性,所以笔者就尝试用一些夸张的角度,来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拍摄的主题,能有哪些奇妙的变化。大家能猜出这张照片里面,是什么东西的特写吗?
答案是正庙门口的大门,笔者把Sony QX1摆在门板的正下方向上拍摄,利用智慧型手机PlayMemories Mobile App设定好对焦点与光圈值,再进行精确的构图拍摄,结果拍出意想不到的视觉角度,这应该是Sony QX镜头相机特别有趣的创意玩法。拍完照片也记得到庙里拜拜,心诚则灵,谢谢神明借我地方拍照。
虽然真正使用Sony QX1的时间并不多,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也是笔者第一次使用Sony QX系列镜头相机到户外拍照,但还是整理出一些心得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Sony QX1的大尺寸APS-C感光元件,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实际拍出来的解像力和景深效果,真的跟Sony微单非常相似,效果可说是几乎一样,而且也有优异的高ISO感光度画质表现。有了高规格的感光元件,最终还是得取决于选用的交换镜头,因此当你购买Sony QX1时,不只要考虑镜头相机本体,也要考虑一下该搭配的镜头类型,哪一种才符合使用需求,同时也会影响到最终呈现出来的画质表现,例如Sony QX1若搭配的是E mount卡尔蔡司镜头,绝对可以发挥出十分惊人的影像品质,若你是Sony E mount系统的玩家,不妨考虑试试这台Sony QX1,说不定能透过它发现更多不同摄影角度的乐趣,同时找到手边现有镜头的更多可能性。
当然,Sony QX1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最令笔者觉得未来能够改进的地方,就是自动对焦系统与Wi-Fi无线的快门迟滞,由于这片APS-C感光元件并没有搭载相位式自动对焦系统,仅有一般对比式自动对焦模式,所以就现在的摄影需求和标准来说,这样的对焦速度确实是有一点不足,再来就是快门迟滞问题,从按下去到实际拍摄的时间,有时会有比较严重的延迟,加上预览照片也需要二到三秒的传输时间,很容易错过心中想要的画面,这点对于动态主题拍摄来说,会稍微不利就是了。
值得入手重点:
APS-C感光元件影像画质佳
完整支持E mount交换镜头
高ISO感光度表现优秀
镜头分离的创意构图方式
对应Wi-Fi与NFC无线配对连结
希望改进项目:
对焦速度与反应时间尚待加强
透过Wi-Fi连接拍摄,快门迟滞较严重
可直接调整的细部选项较少
照片传输速度较慢
动态录影仅支持1080p 30fps格式,并未支持到60fps
连拍速度与追焦能力稍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