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教你构图 基础

说到构图,先建立一些知识基础非常有必要,这无论对于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还是改变一些先入之见都非常重要。有些内容这章就会讲到,而且你可能会觉得它们是很明显的道理,但你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认识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基本概念。为此,这一章会综合讲述创意和技术问题,包括拍摄主题、画面方向以及景深。从本质上来说,构图与拍摄主体密不可分,这体现在你把拍摄主体放在哪里,以及你如何使它成为注意力中心。



但你得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这就是说你必须先学会选择拍摄主体,并设置参数以确保拍摄主体能在画面中起到它的作用。这本书中其他章节讨论到的话题未必都适用于你的每一张照片,但这一章却肯定都适用。


每次你按下快门,就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基础原理应用到你的照片中。选择拍摄主题基本的“对准即拍”摄影实在是太快太直接了,以至于乍一看上去,我们似乎没必要审问自己的拍摄主题是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人像摄影的主题就是照片里的人,建筑摄影的主题就是里面的建筑。然而,“画面中间的东西就是照片的主题”这种判断方法是非常有误导性的。


首先,人们很容易被画面里的其他事物所吸引,以至于迷失了主题。有一个最常见的摄影评论,那就是“摄影师想让我看到什么?”对于摄影师来说,这个问题是非常显然的,因为他们曾身处拍摄现场、知道为什么要在第一时间捕捉这个镜头,而他们需要巧妙地、直接地与读者沟通,而这种沟通的机制就需要利用到构图。所以第一个问题总离不开“我拍摄的是什么?”如果你认为你的照片是一个故事或者一次陈述,那确定照片的主题将比较容易,因为你很清楚自己想通过照片表达什么。主题是宏大还是精细并不重要,因为照片中肯定有某些东西在告诉读者它想表达什么。


下面几幅照片的主题有很大差别,拍摄的手法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某种意图。记住:如果对于你想拍的东西没有坚定的拍摄构思,你将不可能拍出有表现力、有目的、有意义的照片。
 


开阔的马路,开放的解读方式


让我们以一个开阔的主题作为开始。你可以将它的叙事主体解读成开放和充满可能性,但也可以解读为空虚和迷失感。它表现了一种隔离感,甚至是有一种孤独感。任何看到这种场景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唯一的人,前面的路没有尽头,荒无人烟。
 


精美的特写


这幅复杂精细、细节较多的场景也许正在集中表现这些古老家具的铜锈,以此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当人们看到这张图片时,他应该会感受到这件家具的悠久历史,并想知道那些痕迹以及创伤都是怎么得来的。


强化主题


当确定想通过照片表达什么主题后,你就可以考虑什么是照片的要素,什么是背景,什么是多余的。当确定了这些要素以及它们如何互相影响(例如,背景如何强化主题)后,你就可以确保这张照片最后是在表达你想说的东西,而且每一点都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你释放快门的那一刻之前,你都应该为达到一个更好的构图而努力。


让我们回到上一页“开阔、孤寂的马路”那张照片,再深入地考虑一下构图的问题。如果画面里有一排汽车行驶在道路上,它们将破坏空无的感觉,也会改变整个叙事,而且车将取代马路变成主题。但是如果换成一座孤立的建筑或一辆单独的汽车,它们却会对整个场景的孤寂氛围有帮助。它们不是完全的背景,可以看作是对阐述主题有帮助的线索。不管怎样,放在画面里的东西一定要对主题有促进或补充作用,而不是削减作用。很多时候,你必须等上一段时间或不停转换位置才能捕捉到完美的一瞬,但这样做非常值得。


把某一物体确立为照片的主体,并不意味着你就要把它放在画面的中间然后按下快门。关于如何才能把读者的目光吸引到你的主体上来,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将会在本书中进行完整的探讨,但出发点在于如何设置主体的位置。也许从表面上看,把主体放在画面中央可以更加凸显它的重要性,但这不一定能拍摄出最好的照片。坦白地说,如果你老是用这招,构图将非常无趣。
 


两种理解


这个场景在讲述一个什么故事?是雨滴挂在椅子上而形成的画境?还是对被遗弃在雨中桌椅的如实再现?


填充画面


现在,让我们忽略其他类型的照片,只考虑一种情形,就是单独、明显的拍摄主体直接出现在镜头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构图?有两个选择:一是近距离拍摄,使照片完全被这个拍摄物体占据;另外一个方法是用更广阔的视野把拍摄物体周围的环境也拍摄进去。第一种方法令你有机会捕捉到拍摄物体更多的细节,而且也比较容易构图,如果拍摄物体足够大的话。


这种方法也比较适合一些有趣的或特别的物体,例如一只罕见的鸟,或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另一方面,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宽广的事业,则是着眼于拍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周围环境必定要有一定的相关性。也许拍摄主体需要跟其他事物进行对比,才能让读者更容易判断它的相对大小,也许将场景中发生的其他动作一并捕捉,才能使主题表现的更为连贯。这两种方法没有孰好孰坏之分,要看你从美学上更喜欢用哪种方法,你想表达什么以及哪种方法更适合当时的条件。不要害怕实验和改变自己的注意力,但你要确切地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


你打算用什么填充画面?它会占据多大的画面?你要记住,这两个问题正是有思想的摄影师与随便按下快门的拍照者的区别所在。你要不停地问自己这些问题,当你学会同时考虑拍摄主体及其周边环境,并能够判断其各自占据画面的比例,这些问题最终将成为你的第二本能。不管怎样,拍照的底线就是要尽可能最大化地展示有意义的信息,避免出现不相关的东西。照片里的任何部分都应该是在加强主题,而不是削弱主题。 



照系


这块彩绘玻璃有多大?紧凑的构图中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参照的东西,但如果照片中纳入了周边环境,强烈色彩的冲击力就会消失。
 


再近一些


这幅照片的主体是什么?当然是花。但是如果像左边的照片一样,涵盖完整的花和一些周围环境的话,那就偏离了照片的本意,即专门表现蓓蕾和花朵的细节。


像上图这幅照片那样采用更紧凑的构图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拍摄意图组织画面在你的照片中引入一些张力,不但能使画面更具审美吸引力,而且也在主体和周围环境间建立了联系。在这本书的其他章节,我们还会继续讨论张力的话题,但这里,张力是指通过捕捉主体与周围环境间的一些相互关系来使整个构图更有方向感和动感。这把观者的视线拖到照片中,使照片看上去不那么呆板。


斜线、强烈的画面划分以及人物的视线(见第44页)都可以增加照片的张力。如果你希望照片中涵盖周边环境,那么主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周边环境能为主体提供背景,而且它们必须合二为一才能更好地告诉读者这幅照片在讲述什么。


如果你没有尝试过偏离中心点的对焦,不妨试试它其实也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用手动对焦的话,你要先在主体上对焦,然后重新构图,把主体放在合适的位置。用自动对焦的话,要先对准主体半按快门,然后一直保持半按快门,直到你移动相机、把主体放在合适的位置后,就可以全按快门拍摄。只要你保持半按快门,相机就能记住主体的对焦位置,即使它已经偏离画面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相机(包括大部分数码单反)都允许你自定义几个按钮的功能,以便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这种对焦后重构图的操作。例如,有时候你可以通过自动曝光锁按钮来对焦,那么半按快门就失效了。你可以通过查看相机说明书来了解更多内容]。
 

看看这个场景在讲述什么故事


通过以下三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靠近主题的拍照方式将影响照片最终的表达思想。左边这张离主体最远,整个场景显得繁忙和杂乱。主体可能是那个女孩,也有可能是她后面的那个妇女。逐步放大照片中的小女孩,就像后面两张图那样,将使主体越来越显眼,但是周围环境所带来的感觉也会随之丢失。中间这幅图最适中,它的距离足够近,能让人分清主体是什么,同时它又为读者留下来线索,让他们了解到主体位于什么环境中。


[英]迈克尔•弗里曼 ISBN 978-7-115-28779-3 购书链接:http://item.jd.com/11174532.html


作者简介:迈克尔•弗里曼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摄影家和作家,专攻旅游、建筑和亚洲艺术,尤其以特效制作的专业技能知名。他是一位顶尖摄影师,为多家国际杂志出版社供稿,包括《时代:生活图书》、《读者文摘》和《德国国家地理》,他也是《美国摄影地区新闻》的长期供稿人。迈克尔•弗里曼现已出版了二十余部摄影著作,发售量超过一百万本。 


内容提要:这是一本由国际著名摄影大师迈克尔•弗里曼主编的摄影构图宝典。它是“迈克尔•弗里曼摄影大师班”系列中的一本。在平易近人的讲解和演示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各种可能存在的构图思路,帮助读者理解构图所蕴含的视觉元素,并掌握实用的摄影构图技巧。作者在讲解完一个重要知识点后,还会给读者提出课后作业,让读者挑战高难度拍摄。书中引用大量精心挑选的案例,邀请不同的摄影师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使读者认识不同的构图理念。


通过这些知识、实例与讲解,读者将会感悟到,构图是一切视觉表达的基础,掌握构图,就掌握了视觉表达的工具。无论是刚刚起步的摄影新手,还是对于摄影有着诸多思考的职业摄影师,在阅读本书之后,都将在不同层次的摄影构图意识上获得新的力量。

美图欣赏

复古午后-II
绣球花小姐姐
拍摄港风小姐姐  II
青春期的诗
愁倚栏
盎然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