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兹勒,2022年7月19日。今年是享誉全球的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LOBA)的第42届评选,共有12位摄影师入围。所有入围摄影师的作品均可在www.leica-oskar-barnack-award.com官方网站查看。
第42届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累计收到来自34个国家的约60名摄影权威提名的作品。经过遴选,评审团现已审定LOBA 2022年度入围名单。今年,面向30岁以下摄影师的LOBA新人奖首次与15个国家的教育机构与大学开展合作,并对合作方提名的作品进行评选。其中包括德国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颇负盛名的新闻摄影及纪实摄影项目,其余合作方还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与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的大学,以及世界各地的其它大学。
今年的入围系列作品将于10月前陆续在LOBA官方网站(www.leica-oskar-barnack-award.com)公布。2022年10月20日,LOBA主奖项与新人奖将与徕卡名人堂奖一同举办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结束后,所有入围作品将在WhiteWall的协助下,于恩斯特·徕兹博物馆(Ernst Leitz Museum)进行展出,并将悉数编纂成册。威兹勒的展出结束后,本届LOBA的优秀作品还将现身世界各地的徕卡画廊与摄影节。
LOBA是摄影界最权威且奖励最为丰厚的奖项之一,主奖项获得者将获得4万欧元奖金及价值1万欧元的徕卡相机设备,而新人奖获得者将获赠1万欧元奖金及一台徕卡Q2相机。
2022年度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评委会
阿莱西娅·格拉维亚诺(Alessia Glaviano),PhotoVogue全球负责人、PhotoVogue Festival总监(意大利)
娜塔莉亚·希门尼斯·斯图尔特(Natalia Jiménez-Stuard),《华盛顿邮报》图片编辑(美国)
多米尼加·纳尔(Dominic Nahr),摄影师(瑞士)
阿祖恩·瓦博古(Azu Nwagbogu),非洲艺术家基金会(AAF)、LagosPhoto摄影节创始人兼总监(尼日利亚)
卡琳·雷恩·考夫曼(Karin Rehn-Kaufmann),徕卡画廊全球艺术总监兼首席代表(奥地利)
卡琳·雷恩·考夫曼(Karin Rehn-Kaufmann)对LOBA 2022做出的评价:
“今年的作品依然具备多元的题材与高超的水准,令人十分动容。我们尤为欣慰地看到许多年轻的面孔,女性摄影师的比重也有所提升。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斥着气候变化与全球危机等挑战,为今年的LOBA留下了特别的烙印。在此背景下,对全球摄影师工作与付出的支持显得愈发关键,得以承担这一重任,是徕卡相机公司的荣幸。”
阿莱西娅·格拉维亚诺(Alessia Glaviano)对LOBA 2022做出的评价:
“参与纪实摄影领域的人才明显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随着出版社不断缩减预算,LOBA等奖项、表彰与相关教育性活动显得愈加重要。这一领域人才济济,真实而不乏故事性的作品不断涌现,我们应为这些摄影师给予支持。”
LOBA 2022入围作品概述(包括主奖项与新人奖,按字母顺序排列):
林希·阿达里奥(Lynsey Addario)《气候变化战场前线的女性》(Women on the Frontline of Climate Change)
本作品从四个视角展现气候变化导致的后果:这位生于1973年的美国摄影记者拍摄了四组照片,分别聚焦北加利福尼亚州的女性消防员、巴西亚马逊地区反抗植被破坏与土地征用的女性原住民、生活在南苏丹洪涝区的女性,以及在埃塞俄比亚旱灾肆虐地区求生的女性。这些照片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直观展现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非洲与南北美洲等地人们的生活面临了何种威胁与破坏。
©Lynsey Addario - Women on the Frontlines of Climate Change
艾琳·巴里安(Irene Barlian)《海之陆》(Land of the Sea)
全球最大的岛国印度尼西亚因气候变化不断升级而遭受严重影响。数百万人的生计受到威胁,许多人长期流离失所。此外,首都雅加达已被列为全球陆地下沉速度最快的大都市。巴里安的摄影作品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这位生于1989年的印度尼西亚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该国沿海地区所面临的人道主义危机与洪涝的冲击。
©Irene Barlian - Land of The Sea
亚历山德罗·辛克(Alessandro Cinque)《病入膏肓的秘鲁》(Peru, a Toxic State)
时至今日,秘鲁的采矿业依然由新殖民主义结构引领。这位1988年生的意大利摄影记者在过去五年内拍下了这组黑白照片,记录了毫无节制的采矿对秘鲁当地人造成的严重冲击。由于秘鲁矿产资源历来丰富,采矿业自然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而即便如此,当地原住民不仅未能脱离赤贫,甚至所拥有的重要资源也遭到了破坏。
©Alessandro Cinque - Peru A Toxic State
DOCKS Collective《德国西部的洪水》(The Flood in Western Germany)
2021年7月,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与北莱茵·威斯特法利亚州发生异常强降雨与洪水,整片地区遭到严重破坏。数月以来,德国摄影团体DOCKS对该地区遭受的破坏与重创,以及艰难的重建工作开展了详细的记录。这一团体成立于2018,成员包括艾丽娜·卡达什(Aliona Kardash,生于1990年)、马克西米利安·曼(Maximilian Mann,生于1992年)、英格玛·比约恩·诺尔廷(Ingmar Björn Nolting,生于1995年)、阿恩·皮普克(Arne Piepke,生于1991年)及法比安·里特(Fabian Ritter,生于1992年)。
©DOCKS Collective - The Flood in Western Germany
瓦伦丁·戈佩尔(Valentin Goppel)《停摆岁月》(Between the Years)
该系列作品聚焦新冠时代的年轻人:这位德国摄影师生于2000年,跟踪记录了新冠疫情对一代同龄人的影响。作为记录者本人,他也同样经历过对旧有习惯的打破与对环境的无所适从,感受到自己未来的每一个计划似乎都因此而改变。戈佩尔对未来的迷茫似乎因新冠的到来而雪上加霜,而摄影能让他更好地理解内心的思绪与顾虑,用图像展现自己孤独的愁思。
©Goppel Valentin - Between the Years
琪亚娜·海耶里(Kiana Hayeri)《诺言刻于冰上,融于日光之下》(Promises Written on the Ice, Left in the Sun)
2021年夏季,阿富汗的局势历经剧变,人们再次面临对于言论自由、女性权利与教育的恐惧与不安。这位在加拿大长大的摄影师生于1988年,现已在阿富汗生活了超过七年,她的作品屡次聚焦女性艰难的生存环境。
©Kiana Hayeri - Promises Written on the Ice Left in the Sun
南娜·海特曼(Nanna Heitmann)《刚果泥炭地的守护者》(Protectors of Congo’s Peatland)
在本系列作品中,生于1994年的德国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刚果民主共和国Lokolama村的村民,他们积极的气候保护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全球响应。该地区的泥炭地迄今尚未遭受任何破坏,在森林砍伐与资源开采的威胁下,村民们决心成为这片泥炭地的守护者。该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热带泥炭地之一——也是储存着数十亿吨碳的生态奇迹,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Nanna Heitmann - Protectors of Congo’s Peatland
穆罕默德·基利托(M’hammed Kilito)《消逝前夕》(Before It’s Gone)
绿洲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生态缓冲带,也是生态多样性的代表。除了丰富的水与优良的土壤外,枣椰树也是绿洲的重要资源。如今,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干预,这些资源的平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位出生于1981年的摩洛哥摄影师不仅带来了对这一脆弱生态系统的洞察,也记录下其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游牧文化。
©M'hammed Kilito - Before It’s Gone
莱昂纳多·庞戈(Léonard Pongo)《地球之始》(Primordial Earth)
该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传统、工艺与神话传说,并聚焦该国度的自然风光。这位生于1988年的比利时摄影师兼视觉艺术家采取了十分主观的创作方式,超越了摄影的物质限制,围绕刚果为中心,以开辟、灾变与永恒的轮回为主题,打造了一则关于人类与地球历史的寓言故事。
©Léonard Pongo - Primordial Earth
维多利亚·拉佐(Victoria Razo)《海地移民危机》(Haitian Migration Crisis)
本系列作品记录了Dorjean-Desmornes一家移民美国的经历,在漫长的旅途中,这位生于1994年的墨西哥摄影师陪伴他们走过了两个半月的时光。这家人来自海地,仅在2021年9月,尝试从海地途经墨西哥入境美国的就有数千人,而他们也是其中一员。他们的命运是对现实的映射,即使这段漫长的旅途意味着数年的艰辛与失去生命的风险,像他们一样的人依然会选择孤注一掷,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加入移民美国的浪潮。
©Victoria Razo - Haitian Migration Crisis
费利佩·罗梅罗·贝尔特兰(Felipe Romero Beltrán)《布拉沃河》(Bravo)
在本系列作品中,这位生于1992年、现居西班牙的哥伦比亚摄影师将美国与墨西哥北部的边境地区作为焦点。贯穿该地区的布拉沃河不仅是河流,也是国界。这一摄影作品始于布拉沃河的墨西哥河岸,至今仍未完结。当地的一切人、物乃至建筑,似乎都处于动荡中。一切均随着边境状况而摇摆不定。
©Felipe Romero Beltrán - Bravo
拉斐尔·维莱拉(Rafael Vilela)《森林废墟:美洲大都市的土著生活与环境危机》(Forest Ruins: Indigenous Way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Crisis in the Americas’ Largest City)
巴西沿海的一片辽阔区域曾是茂密的森林,也是瓜拉尼原住民曾经的居住地,现在,这里已建起美洲大陆最大的几个都市。如今,圣保罗周边地区尚存的少数几个地块还保留着六个村庄,生活着约700名瓜拉尼原住民,这些村庄是由政府划定的、面积最小的巴西原住民聚居区。这位出生于1989年的巴西摄影师将镜头对准这一原住民群体,在气候变化的现状下,对标准的城市发展模式发出质疑。
©Rafael Vilela - Forest Ruins
徕卡相机——与摄影同行
徕卡相机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端相机和运动光学产品的公司。徕卡经久不衰的优良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徕卡为促进摄影艺术的发展开展了丰富的活动。除了遍布全球 的徕卡画廊和徕卡学院,徕卡还设立了“徕卡名人堂奖”和“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 (LOBA),后者被认为是当今最具创新力的赞助奖项之一。徕卡相机公司总部位于德 国黑森州的威兹勒,另一个生产基地位于葡萄牙法马利康新镇(Vila Nova de Famalicão),分支机构和徕卡零售商店网络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