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荣荣&映里的影像历程


展览信息

展期:2021年4月27日——2021年10月31日

地点:成都当代影像馆B&C厅

主办方:成都当代影像馆

发起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支持: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参展艺术家:荣荣&映里

策展人: 巫鸿


荣荣,“北京东村”系列作品,《1994 No.1》,1994年


映里,“自拍像”系列作品,1998年


前言


摄影是光线的留痕,照片承载着摄影家的生命印迹。


这个展览呈现了两位杰出当代摄影家历经二十余年积累下来的作品,从1990年中期持续至今,以充满感觉和感情的影像汇成共同的生命长诗。


二人中的一位出生于中国福建,另一位出生于日本神奈川。不知彼此的存在,但却同时抛弃了弥漫摄影界的矫饰,用各自的相机捕捉残损的环境和身体,阴翳中的众生,生活中的行为和行为中的生活。


他们终于相遇了——通过作品而非语言。随后发生的是摄影语言、技术和内容的融合:两列足迹汇为一条,两人出现在同一相机的前面和后面。


他们的创作活动开始超越国界,他们的艺术使命也从单纯拍照扩展为创建摄影中心和促进国际交流。但内心中他们仍是艺术家,最终仍在摄影中寻找到自我。


本展览的结构模拟二人经历:两个展厅对应着中国和日本——这是他们生活和创作的并行环境。中国部分起始于荣荣的早期作品,映里随后加入进来;日本部分则以映里作品开端,续以二人在东瀛创造的若干系列。观众在体味艺术和生活互动和融合的同时,也可以反思90年代以来的国际化浪潮如何造就了当代艺术创作的机遇。


荣荣&映里,“富士山”系列作品,《富士山 In Fujisan, Japan 2001 No.3》,2001年

荣荣&映里,“妻有物语”系列作品,《妻有物语 No.11-4》,2012年


荣荣&映里,“既非京都”系列作品,2015-2021年



艺术家:荣荣&映里


中国摄影艺术家荣荣与日本摄影艺术家映里(inri)自2000年开始合作。他们的摄影作品在展现两人共同创造的独特、感性世界外,也表达了对传统手工照片和暗房技术进行持续探索及拓展的坚持。荣荣&映里备受关注的作品,如《富士山》《自然》《六里屯》和《妻有物语》等,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主题,也是对从死亡和废墟到重生和超越的视觉叙事的充满诗意的沉思。

2007年,荣荣&映里在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区创办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由艺术家自资创立的摄影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国际性交流平台。2008年起,荣荣&映里启动了“三影堂摄影奖(TSPA)”活动,旨在鼓励并挖掘中国最具潜力的摄影艺术家。2010年,他们与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 (Les Rencontres d'Arles) 合作,在2010至2012年间连续举办了三届“阿尔勒在北京-草场地摄影季”。2015年,随着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的成立,他们在厦门市集美区启动一年一度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16年,世界摄影组织为荣荣&映里颁发索尼世界摄影奖“摄影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们的艺术创作和对亚洲摄影界的贡献。


策展人:巫鸿


巫鸿是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哈佛大学名誉博士,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和策展人。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他是许多国际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国古根汉姆美术馆亚洲艺术参议会委员、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OCT)学术委员会主席和余德耀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席。巫鸿的研究和策展涉及古代和当代两方面。在当代美术领域中,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策划了大量展览,包括多个艺术家的个展、主体性群展和双年/三年展。除了为这些展览所编辑的图录以外,他撰写了多部具有影响的有关现当代艺术的著作,包括《作品与现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2005)、《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2008)、《中国当代艺术:基本文献》(2010, 英文)、《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和缺席》(2012)、《中国当代艺术:一个历史叙事》(2014,英文)、和《聚焦:摄影在中国》(2017)。

美图欣赏

日系天桥上的JK制服小姐姐 I
一花一世界
又见 秋
春的味道
一组复古 I
酒吧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