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敏生 | 香港左派摄影的黄金时代


香港左派摄影的黄金时代


策展人

蒙嘉林


展期

2023.04.21-06.04


地点

睿品画廊

上海莫干山路50号4号楼4C-107


对于在大陆生活的人来说,香港予人的印象大多是高楼大厦、霓虹招牌、声色犬马、消费天堂和时尚先锋等,论及香港影像,不乏沙龙、风光和当代作品。而充斥着娱乐和实用主义的香港,却于上世纪50-90年代出现了一批反映中下阶层生活,与内地思潮相呼应,有着明显政治倾向的影像作品,这一现象颇值得关注。


这类影像作品把镜头对准香港劳苦阶层,如渔民、码头工人、作坊工厂及市井茶肆等,反映了香港繁华背后的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变迁。相对于沙龙、风光时尚及先锋学术性作品而言,这些作品被归入“左派”一类。于1960-70年代,更有大批“红色”作品出现,这些影像令香港的摄影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光彩。


蒙敏生作品


我们把目光回望到1950年代,此时香港已有不少摄影人向国内媒体投稿,积极参与文化互动,这些摄影创作,其实都有赖于香港早有积累的深厚群众基础。从社会基础看,香港是免税港口,大量质优价平的摄影器材得以迅速普及,令普通白领职员、工厂工人等中低收入者很早就可以参与到摄影创作活动中。1950年代,香港中华摄影学会成立,这一组织便聚集了大批工薪阶层人士,其作品视角也平实自然,记录了大量中下阶层的生活场景,摄影学会自然带上了“左派”意味。当时,他们的口号是“用摄影去反应中下阶层”,“无情揭露港英政府”,“爱国货,用国货”等。此间活跃的左派摄影人包括陈迹、麦烽、钟文略、陆幸如(女)、蒙敏生等,从东南亚回来的陈复礼后来也加入其中,香港的各大事件,特别是劳工生活等场景,他们的摄影作品均有充分反映。《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媒体也纷纷开设摄影副刊,刊登了大量此类摄影作品,此时,香港的纪实摄影、街头摄影空前活跃。1963年,香港大旱缺水,这批摄影人还踊跃走向街头,拍摄香港制水苦况,事件由此放大,促进和推动了后来的东深供水工程。


蒙敏生作品


“文革”期间,香港左派摄影群体与大陆产生强烈呼应,常常搞一些革命题材的“静物摄影”和“造型摄影”活动。他们与“大华”、“裕华”这两个大型国货公司有紧密联系,一旦大陆有什么“文革”瓷器和雕塑到香港,必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供他们摄影创作之用。他们以这些“文革”瓷器为主体,再加上布景、环境,营造出革命的主题。


1960年代,香港资深左派出版人李青先生接纳廖承志意见,与陈复礼先生共同创办了香港《摄影画报》,旨在团结爱国摄影人士,抵制和淡化殖民主义思想,并影像东南亚。香港《摄影画报》为32开方形本,麦烽先生是首任主编,当时多为黑白图片,共出版了477 期。另外,对左派摄影的推动,不能不提长城、新华、凤凰三家电影公司,这三家公司拍摄了大量反映香港中下阶层生活与文化趣味的电影。1971年三家电影公司还组团前往大陆,拍摄了《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杂技英豪》等反映大陆文体现状的纪录片,并不断向全球华人展播,影响很大,对香港左派摄影人也影响至深。70年代,李青再次组织香港摄影家进入黄山、南京、北京等地进行摄影创作,以陈复礼为团长,麦烽为副团长的摄影创作团受到了廖承志的接见。80 年代初,陈复礼更成为第一位在北京举办个人摄影展的香港摄影人。


蒙敏生作品


60年代中后期,香港经济腾飞,社会形态和思潮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左派摄影群体也随之开始了分化,只有以陈迹为首的少数几位摄影人仍然在坚持创作。自80年代始,香港摄影创作非常活跃,各类摄影社团蓬勃发展,一时达到20多个,但香港摄影界的“左派群体”影响力已开始减弱了,至90年代,“左派群体”的创作与活动都明显减少,时代在发展,影像的表达也随之有了新的诉求,那些左派影像也随着那个时代远去,成为人们反思的标本。


阿蒙(蒙嘉林)写于2016-6-20 



美图欣赏

青春期的诗
愁倚栏
盎然春意
公园和妹子随拍 II
春季花海少女(III)
繁花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