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我不喜欢一般意义上的摄影

如果说青年艺术家李舜的作品有一个核心,那可能是摄影。 


但说是摄影,却又不是摄影。2017年,我在TOP20的摄影展上见到他的作品《格物致知》。李舜在黑夜驾车穿过杭州的大街小巷,拍下划过相机前光的轨迹,然后用这些作为基本笔触,拼接出一幅幅类似水墨画、抽象画或是传统书法的图像。在系列《正负》里,他用素描绘制了经典照片的负像,再用同等尺寸的大画幅翻拍得到一张正像的底片,然后将两者并置展出。而在2020年,他在集美·阿尔勒摄影季上展出的系列《二手卧游》继续着他多媒介的创作方法,这个系列里,李舜先是在Google Earth上截下一些图片,然后用素描、宝丽来和大画幅相机等对同一张图像进行翻拍或手绘。最后将所有的图像并置展出。作品里各种材质的图像看似相同,又有一种微妙的差别。 


可以说,李舜的作品是观念性的,摄影对他而言是通道,并非是全部的结果。但作品又不是“观念摄影”,如果要在文字里表述这种感觉,我想大概是“观(图像)念”这样的面孔。一切产生图像的媒介:摄影、水墨、绘画等等,都已经在他的精神、兴趣和方法中内化。最终,“观(图像)念”再次以看似摄影的模样,作为作品出现。 


如果考虑到他的教育背景——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院跨媒介学院,那李舜的创作逻辑似乎有迹可循。在这篇采访里,我与李舜就一件去年的新作《二手卧游》,聊了聊他的创作方式。


采访者:吴栋

受访者:李舜


吴:我看你作品一直有种感觉,有时觉得有意义,有时又觉得毫无意义。


李:我也经常觉得我的作品没啥意义。不过我觉得看大多数的作品也都有这样的感觉,觉得都挺无聊的。



吴:它让我感觉有点像是翻译。


李:是的,我喜欢一个东西颠来倒去的转换。



吴:摄影在你创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李:我并不在意艺术的分类,但我必须承认我并不喜欢一般意义上的摄影,摄影对我来说是在机缘巧合下捡起的一个工具,我并没有刻意地想去拓展摄影的边界,而只是在寻求一种更适合于我自己的表达手段。



吴:你是如何选择具体图像的?偏观念还是偏视觉?


李:我很多图像比较偏重视觉。我觉得视觉艺术家,视觉是首位的,要能抓住人才行,不然再多的观念也没用。但涉及具体作品,我觉得还是要看出发点,做不同的作品我选择的角度会不一样。


△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 1~2/摄影/收藏级相纸艺术微喷/100cm x 100cm x2/5+1 AP/2009



吴:具体谈谈你近期的作品《二手卧游》,它是怎样开始的?为何会想到用谷歌地图?


李:2019年,洛杉矶一个画廊跟我约了一个个展,他们想拿我以前的作品去展(《光》、《正负》,《海面》系列)。但我觉得拿这些东西去洛杉矶展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们都是很中国的图像,和洛杉矶没太大的关系。我从来都没去过洛杉矶,对美国的了解都是从电影、书还有一些歌曲那里来的。于是,我就用Google Map找到了那家画廊,想看看它周围的街景。然后我就在那瞎逛,逛着逛着我发现,谷歌地图是很多时间轴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地图,你在的这条街,可能这个点是2017年,转一个角就变成2007年了。这挺有意思的。我对有名的景点没什么感觉,但是路边的一些树挺吸引我的,我感觉它有一种文人的风格。


但后来我发现,我真正更感兴趣的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图像加载过程中的错误,这可能是因为在国内使用谷歌的问题,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我对这种东西特感兴趣。但当时我还没把它当一个正经的作品,正经去做这个系列是因为去年疫情的时候,郑梓煜(2020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推荐人之一)说让我做些新东西。我一开始不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正好那时出不了门嘛,我就在家看电影,看完一部就用谷歌地图去游览一下电影里的地点,这些地方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渐渐的,我就开始了“卧游”。


△肖像-Albert Einstein-2/素描,摄影/纸上素描,8 x 10英寸黑白大画幅底片/25.4 x 20.32cm x 2/独版/2016



吴:我看这些图片有些微妙的感觉,就拿作品“写生-天空”来说,你把它画在了《在路上》的书上,用拍立得拍的那张像垮掉一代那种燃烧的短促的感觉;谷歌地图的截图像是我们如今的纸上谈兵;素描的形式就感觉是轻飘飘新闻式的。它连着各种形象,就像是你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一张图片,然后看到各种有点不一样的复制图片,但有趣的是,尽管你拍过照片,但我觉得它们都离摄影层面上的“真实性”距离遥远。


李:我没从摄影层面考虑,但你提到的那种真实性,我觉得我的作品形式有点像《山海经》,有种以讹传讹的感觉。一张图像,或者一个历史事件,经过你不同的转换后,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海面-太阳照常升起(绘画部分)/小说页面上素描,收藏级艺术微喷/200cm x 110cm x 2/独版/2018

△海面-太阳照常升起(摄影部分)/小说页面上素描,收藏级艺术微喷/200cm x 110cm x 2/独版/2018



吴:你怎么确定单件作品的主题?是完全随机的么?


李:《二手卧游》基本都用到了小说文本,我挺喜欢看小说的。就说“1984红旗飘扬”这件作品吧。我那时在Google地图上逛美国,本来想逛盐湖城,但是正好逛到犹他州的一个滑雪场,看见空中飘着一面红旗,这个红旗其实就是滑雪场的一个标志,但我正好想到了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正好疫情的时候,我出不了国,因为我以前每年都要出去很多回,突然出不去了,看到这个就特别有意思,一面在美国飘着的红旗。


然后我就拿出相机翻拍我的电脑屏幕,这相机还是我女朋友拍美妆视频的,我平时不喜欢拍照片,自己没有相机,只买过一台拍立得。后来我给它取名为“互联网写生”,其实就是我模拟了整个户外写生的过程。我先截图,然后翻拍电脑屏幕,再把拍下的图像,用负像的效果画在《1984》小说的页面上,我会选择一些文学作品与图像相结合,想让它们产生一种对话的、隐喻的关系。然后再用8*10大画幅底片翻拍,用铂金工艺把底片做出来。当然,这个技术我不会,都是花钱请人做的。



吴:系列的手法与你之前的作品《正负》和《森林》有着明显的联系。


李:是有关系的。我的作品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线索,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家作品比较重要的一个点:要有一个脉络去贯彻。


△森林-3/单频高清录像,收藏级艺术微喷,纸上素描,120黑白底片/26 x 14.5cm,160 x 90cm,8.26 x 5.6cm,10'2''/独版/2017



吴:你对《二手卧游》去年在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展出时候的呈现效果满意么?你理想的系列呈现效果是怎样的?


李:那次其实我不是特别满意,一部分是我的原因,作品量还不够,布展时间也有些仓促。我想过一个展览理想状态,像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那样,大大小小的图像排列。


集美·阿尔勒摄影季现场图



吴:你的作品里有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让我想到了走在杭州的感觉。《光》里的笔触像西湖的残荷,作品就像我从西湖一转出来看到胡庆余堂几个大字。城市审美对你有什么影响?


李: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的一个体现,我所有的作品好像都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关的,比如一些山水、书画,我觉得和城市审美特别大的关系,我们上学就是在西湖,我在南山校区,过条马路就是西湖。我们隔壁就是书法系、国画系和油画系,所以说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挺大的。我出生在徐州,那里也是很有历史的一个地方。而且我的爱好就是看历史书,就和杭州、徐州的气质特别契合。但我主要会思考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下的时代性是什么?他的批判性是什么?我的很多作品都是以批判性为出发点的。



吴:你说你不喜欢拍照片,那么,构想作品和绘画,你觉得哪个更爽?


李:我觉得想作品和绘画都挺爽,画画对我来说是一种手工劳作,它有一种快感。而做摄影,或者用电脑去做拼图的时候,你是没法直接去摸到这个东西的,我拿鼠标拿相机就不是很爽。构想作品也很爽,我在想的时候会整夜睡不着觉。我这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兴趣,除了游泳、散步,剩余的爱好就是做作品了。



吴:《二手卧游》系列仍在进行中么?


李:最近我在做以前的系列。一段时间里我会在很多系列中切换。因为一旦一个东西做久了,我就会感到很烦。

美图欣赏

拍摄港风小姐姐  II
青春期的诗
愁倚栏
盎然春意
公园和妹子随拍 II
春季花海少女(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