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拍摄角度,拍出最完美的作品

搜寻不同拍摄角度已经刻入了大部分摄影师的行为模式。它成了第二本能,而且这是有充分理由的。大部分照片,至少是没有预先计划的那些,都是从远处发现某样事物开始的。它是潜在拍摄机会的暗示。一旦决定拍摄对象,就要判断它会从什么角度产生最佳或最有趣效果。一般来说都是从初始位置开始的—或许那个角度就是它吸引你注意的原因—但大部分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想探索其他可能性。毕竟我们在那儿,拍摄对象在那儿,机会可能不会重现,所以值得多花些精力考察一下各种可行的拍摄角度,然后选择最有效的那一个。


从正面拍摄


正面角度从正面径直面对拍摄对象,虽然它有时会得到缺乏想象力的批评,但实际上它很实用也很简单。杂志的图片编辑和艺术总监很喜欢它,尤其是用于封面图片,因为水平和垂直的排列很适合标题、刊头和其他字体。要想成功拍出正面角度的照片,必须很仔细地将相机安放在中央位置水平拍摄,在取景框上叠加网格或实时查看的取景屏都很有帮助。采用标准或长焦镜头比用广角镜头更容易一些。由于它是一种非常实用和直接的拍摄角度,有人会误以为它更客观直率。当然了,这种拍摄角度看起来就好像你是径直靠近拍摄对象,不适合用于戏剧化的花样角度,所以它常被用于事物、人物和风景纪实摄影。很多摄影师都用过这种拍摄角度,从奥古斯特•桑德、保罗•斯特兰德到伯恩和希拉•贝歇夫妇。


 农民,英格兰兰开夏郡,1973年


从高处拍摄


全景照满足了我们想要看到事物在眼前展开的欲望。鸟瞰照片就是很受喜爱的一种,它为我们带来一种支配感。这当然只是幻觉,但是是很愉快的幻觉。当下高耸的建筑和峭壁都很适合产生这种体验,鸟瞰全景也是前往国家公园的必做事项。飞机,甚至热气球,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拍摄平台。这些制高点常常缺乏一样东西,那便是表现拍摄角度的证据。你可能不希望它干扰风景本身,但有时它会为风景锦上添花。这里的例子是印度尼西亚一个游人罕至的小岛,问题是如何成功拍摄一个19 世纪的铁质灯塔,表现出它周围美丽的环境。换句话说,要合并两个元素:灯塔与热带风光。我做了很多尝试,但最成功的一张是在最高点拍摄的,产生类似航拍的效果,必须等到午后影子较长的时候再拍摄。灯塔是拍摄对象,但本身并未出现在画面中。


 宾卡湾灯塔,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2012年


从上方拍摄


从上方拍摄是一种很有诱惑力的拍摄角度,因为它很容易想象,但不易实现。站在拍摄对象面前,仰头想象着“鸟瞰全景”,因为从上方拍摄视角独特,对大多数人来说遥不可及,这也就意味着能拍出不同寻常的照片。在拍摄对象已经闻名于世、被拍摄过无数次的时候,寻找视觉惊喜的压力就更大了。比如每年都有百万人前来参观,英国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巨石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上方可以拍出俯视图,经常可能呈现出某种图案,而且被打破的灰色石头圆圈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上,景象也很怡人。唯一的办法是用直升机,从飞机上拍摄意味着需要打开一扇门或窗子,让飞行员在景物上方绕小圈飞行,确保正下方就是要拍摄的景物。不过从巨石阵上方飞过是被禁止的(以防有东西坠落,比如直升机),不过飞行员很通人情,而且似乎也没有人在现场监管,所以我们飞了一小圈。

 巨石阵挖掘现场,2008年


从低处拍摄


从低处拍摄(跪着拍,而不是站着拍)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减少画面中的前景,比如人行道或街道。另外还可以为画面增添一些角度—一些戏剧感和临场感。我在拍摄一张马队的照片时就是这么构思的,它后来成了我在拍摄的那本书的封面。我已经选定了拍摄地点,是中国一座古镇的一条老街,街边有曲线优美的白墙—对于经过的马匹和人来说是几近完美的背景。我有时间做准备,与地面齐平的拍摄角度不仅能够更多地展现马匹衬以白墙的画面,如果我用广角镜头躺着拍摄,还能让画面更有趣。

 马队,云南西南部,和顺古镇,2009年


穿越


对于大多数人,不一定限于摄影师,拍摄角度意味着好的视角,意味着清晰,一览无余、毫无阻碍地眺望美景。风景照尤其看重这一点,政府推广的旅游业又助了一臂之力。一览无余的风景可能会成为一种执着。安塞尔•亚当斯就曾洋洋洒洒地记叙过他多次游览优胜美地时眺望的“壮丽远景”,以及拍摄角度是多么局限。虽然这种拍摄角度确实很好,也是很自然的选择,但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让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邂逅美景的主观感受。我在为一本关于泰国北部山区阿克人聚居区的书拍摄时,艺术总监卢•克莱恩就建议我这么做,他说:“我想感受到顺山而下,穿过森林,最终抵达村庄的感觉。”我特意利用失焦的树干,让观者得知我们是在沿着森林陡坡下行,马上就要进入清晨刚刚苏醒的村庄。这张照片并不是很利落的风景照,但更有个人色彩,而且可能更让人身临其境。不管怎么说,我都很喜欢这张照片。

 毛拉阿克村,泰国清迈,1980年


隧道


我管这叫隧道效果,因为它看起来像是隧道,虽然这不过是很多广角镜头都很常见的暗角造成的,它的作用不仅是影响画面的亮度,还会影响观者注意画面的方式。暗角是画面四周边角出现的变暗现象,但由于眼睛会倾向于看向较亮区域,所以这种照片会把视线拉向中心。镜头生产商认为暗角是一种光学缺陷,他们会在镜头设计中尽量减少暗角,但有些人其实很喜欢它。事实上,变焦镜头的暗角就很难校正,所以Photoshop这类后期处理软件会有镜头校正功能。但你也可以去掉暗角校正,或削弱它,使暗角变成后期处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张照片拍的是SR-71 黑鸟侦察机,我花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时间,用了所有角度和多种位置进行拍摄。这一张用的是有点奇怪的超广角镜头(相当于21mm)从近处拍摄的,它并不太具有代表性,可能也不是那组照片中最好的一张,但非常明显的暗角使它成为一张中心极其鲜明的照片。

 

SR-71黑鸟侦察机,比尔空军基地,加州,1986年


精确


摄影的大部分时候,面对镜头,都有很多比精确排列更重要的事—比如表情、动作、姿势—但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不得不追求精确的照片。要说“不得不”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这个例子大概可以解释这种情况。这是加州北部,各种拍摄位置和构图中包括这堵长土坯墙上的门洞。它非常简单,几乎可以算是极简主义了,特别是在清晨的濛濛雾气中。在院子的另一头,远端的墙上有一处类似的门洞。那么这是否就是那种不得不追求精确的场合呢?对于我来说是的,因为一旦从侧面拍摄,门洞就会被扭曲,如果从正面拍摄就会拍到第二个门洞,如果两个门洞的排列略微跑偏,照片就会看起来很马虎。这样的场合中,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在拍摄时做到尽可能精确。

 

相机位置哪怕稍微偏离中线也会在构图中造成明显的负面效果。


从近处拍摄


从近处拍摄和特写不同,特写指的是将很小的东西放大,从近处拍摄指的是一种距离拍摄对象很近的感觉。它可能要从比常规距离更近的地方拍摄,可能甚至比一般人能接受的距离范围还要近,但这可能会变成一个优势。很多时候,从近处拍摄是出于一些实际理由,而不只是摄影师无法再后退了。镜头前可能会有障碍物,建筑摄影师就深有体会:从街对面拍摄一栋建筑可能会导致电线进入画面,迫使你靠得更近一些并换用广角镜头。但从近处拍摄本身还意味着亲近,在合适的场合中使用就可能产生极佳的效果,比如这个例子中的幼儿园。从小孩的高度靠得很近拍摄能够传递一种亲密感和情感联系。如果退后会使画面更冷静,少一些参与感。从近处拍摄并不一定要用广角镜头,这张照片使用接近标准的镜头(48mm)拍摄的,但取景很紧凑,强化了效果。

 和平花岗岩幼儿园,哥伦比亚卡塔赫纳,2011年


从远处拍摄


从远处拍摄和表现距离感有重要区别。我不是在吹毛求疵,如果拍摄对象很远,可以用长焦镜头在画面中把它拉近—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处理方式很实用。如果你想看得更清楚,呈现更多细节,可以让拍摄对象充满画面,这是变焦镜头的长焦功能的一个首要用途。但这样可能缺少距离感。我说的只是“可能”,因为有些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的确也具有强烈的距离感。比如第9 部分的“堆叠”章节就是一个例子。它之所以保留了距离感,是因为拍摄位置很高,能够看到层叠的群山,航拍的角度(雾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换句话说,距离感不完全取决于镜头,而是取决于向观者表现的我们与拍摄对象之间距离的一系列视觉线索。这张照片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弯国家公园拍摄的奇瑟斯山脉远景,使用了广角镜头—大画幅,但相当于21mm镜头。拍摄位置略微抬高一些,这样就可以一直从前景望向远方的山脉。此外,取景还纳入了大片天空。天空很有意思,但重点在于这些不同的云笼罩在山脉上方,表现了距离感。

 奇瑟斯山脉,大弯国家公园,美国德克萨斯州,1978年


 ISBN 978-7-115-35169-2

[英]迈克尔•弗里曼著

定价:108

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97468.html


内容提要:要创作出成功的数码摄影作品,设计是最重要的因素。从眼前的景象中捕捉到潜在的不同凡响的画面,然后将各种视觉元素组织成引人入胜的构图,一直是摄影的关键技能。国际著名的摄影大师迈克尔•弗里曼在本书中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系统、精辟的阐述了创作数码摄影佳作的关键技能,讲解了数码摄影构图与设计,向读者传授创作数码摄影优秀作品的关键技能与心得。


作者简介:迈克尔•弗里曼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摄影家和作家,专攻旅游、建筑和亚洲艺术,尤其以特效制作的专业技能知名。他是一位顶尖摄影师,为多家国际出版社供稿,包括《时代:生活图书》、《读者文摘》和《德国国家地理》,他也是《美国摄影地区新闻》的长期供稿人,迈克尔•弗里曼现已出版了二十余部摄影著作,发售量超过一百万本。

美图欣赏

青春期的诗
愁倚栏
盎然春意
公园和妹子随拍 II
春季花海少女(III)
繁花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