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为非全幅埋单 兼说奥林巴斯PEN-F

“带着战斗精神而来的朋友或许会感到些许失望,本篇文章走得基本是和平主义路线。……”

无可否认,2016年奥林巴斯全新发布的这款PEN-F是一款颜值爆表的相机。尤其是那些机械感的设计,以及那枚EVF取景器。或许可以这样说,2016年以来各家发布的主力相机几乎没有让我失望的产品。作为一款对奥巴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奥林巴斯PEN-F是值得让人多看几眼和说上几句的。

随着全画幅相机的价格区间、产品线的多元化,非全幅产品似乎进入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境地。而此时奥林巴斯PEN-F的问世好像有那么点不合时宜。然而一家之言,窃以为并非如此。于是乎想接着奥林巴斯PEN-F的发表扯上几句,文章分为两部分,与标题相反,上半部分谈论奥林巴斯PEN-F。而下半部分则随便说说凭啥为非全幅埋单的事儿。


上半部分:性能


首先要关注——wifi


其实设计的样子在传言时已经七七八八。于是乎当相机发布之后我第一个关注的不是别的而是有没有wifi。因为这是一个能不能融入现代分享机制的重要因素。当参数中找到了这一功能后,其余的其实真不太重要了。(当然还有价格,随后再说)。


致敬经典 谈奥林巴斯PEN-F的设计之美


从设计上来说,奥林巴斯PEN系列中主客观F是前无古人的,设计之美超越了之前数码时代的任何一代。在胶片机原有的基础重新做了改良,尤其是取景器的设计。可以说是将数码功能与胶片的味道做了很好的结合。想来今年推出的两款旗舰级微单相机或者叫单电相机在这点上都诠释的不错。



从现有的图片来看,银黑的设计配合蒙皮的元素,完全把人们带入了那个年代,机顶部分的拨盘也考虑了胶片时代的元素。粗看之下完全没有什么数码味道。但它却结结实实是一款数码相机。



侧开式的翻转液晶屏属于时尚元素,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意识到翻转液晶屏的重要性,而厂商亦是如此。其实这个不是产品属于哪一部分用户的问题。而是用户是否需要的问题。液晶屏背面的蒙皮让人领略到奥林巴斯在细节上的用心。对于很多用户而言这一点恐怕只能心领神会了。

奥林巴斯在PEN-F的新闻稿中这样写道,每一个按键都经过了反复推敲,这是一台被刻上PEN系列DNA的产品。从外形上来说,我个人是非常认可这一点的。它有着PEN的灵魂,也有着数码的肉体。从历届发布的复古数码相机来说,排入前五是不为过的。


内在可圈可点的技术指标


像素的飞跃


虽然说是GX8率先跨过了m4/3系统2000万的门槛,但是PEN-F后脚跟进也并不缓慢。如今可以正式说上一句m4/3系统正式跨入了2000万的大关。当然个人对于像素这一点并没有那么多的感触,只是一个参数而已。能否在拍摄端让用户感到受用才是真正的意义。首先想到的是高感下的成像质量(这其中谈论的并不是ISO25600而是如ISO1600或者ISO6400这样的数值)。



机身参数的高性能


其实不看也可以了解,作为PEN系列的旗舰产品,同时又是一款被奥林巴斯定义为向经典致敬的产品。机身的拍摄性能可想而知。首先8张照片所合成的高像素照片的系统毫无疑问的被搬到了这款产品上。其次,奥林巴斯引以为傲的5轴防抖技术也被融入其中。0.44秒的机身反应、1/8000s的机械快门、1/16000s的电子快门。10张的连拍、高速的对焦性能以及脸部识别眼部识别的辅助对焦。你所能抱怨的只有一个画幅,但是这一点请容我在下半部分说明。



针对于摄影爱好者的模式选择


这一次奥林巴斯PEN-F强调了“单色配置 & 色彩配置”的拍摄模式。(单色配置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色彩滤镜效果,明暗效果和胶片颗粒效果享受单色表达的乐趣。此外使用两种经典胶片预设,以自己的眼光或者拍照方式做一些调整。你可以使用高光和阴影控制强调亮处和暗处的不同,应用色彩效果来在拍摄中创造不同的模式 .色彩模式是一种可以为创作艺术性照片创作本质色彩的功能。处理两种内置的预设,也可以产生一种反色胶片的效果,可以分别控制12种颜色的饱和度,创作自己特色符合场景的照片或者是自己风格的照片。)从这一点来说奥巴很好的考虑到了一些不善于后期的用户进行使用。显然是一种上下兼顾。




PS:题外话,从之前的富士X-Pro2到如今的PEN-F厂商考试考了到JPG格式直出的重要性。其实对于不善于后期处理的摄影爱好者而言,多元化的机身图像处理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富士和奥林巴斯走到了前面,很多品牌也是可以考虑的。


价格与没有触屏让人蛮多遗憾


至于多种包围模式也好、4k拍摄也罢其实个人觉得有都是必然。而多数人关心的其实是价格。21万日元(11000人民币)的价格是确实高的让人咋舌的。有了全画幅相机的参考之后,这类相机的定价是需要重新考虑的。所以相机本身令人满意,但价格商榷的余地有太多。与此之外,吹毛求疵的说相机没有触屏多少有些美中不足,对于奥巴而言已然如此的大费心血就不该在吝惜这点点小技术了吧。



下半部分:市场


是啊,在全幅横行的年代里,为啥为非全幅埋单,这是一个很多人想不通的问题。但其实在我看来这是在合理不过的问题。无外乎那么几点。


体积


就目前来看,全画幅可换镜头相机做到真正的便携还尚需时日。机身小巧之外还有一个长在前面的镜头,要变小短期内几乎没有可能。头重脚轻的设计到还是其次。关键是和便携的距离还差得非常遥远。对于非全画幅可以考虑的点显然应该从这一点上着手。在可控的画质之外尽可能的让机身走到一个适当小巧的位置,同时还有镜头。也许要走到一个恰当小巧的位置。早年间的GM1可圈可点,这一次的PEN-F搭配的镜头感觉也相当不错。APS-C的如EOS-M搭配的20mm定焦镜头亦或者富士新一代的35/2都是不错的路线。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到尽可能的便携。从目前来看是只有非全幅机才可以行走的康庄大道。能放在口袋中那是再好不过,但如果不行那至少可以考虑个一手可以掌握的体积。




价格


这是一个硬指标,看上去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因为全画幅给你定了一个指标。但其实是可以回旋的。但回旋的余地不大,性能与情怀是你可以回旋的余地,当然余地有限。中国人的收入是一个很难考量又必须考量的因素。若干年前,当人们的收入只有百来块的时候万元的相机千元的录像机是一个奢侈品。而如今呢,人们的收入已经过千可以承受的范围已经变大,但也是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又是需要厂商去推演的。再者,国人的消费习惯有一些并不那么成熟,憋着要买一个最好的。却未必是适合自己的最后就这么闲置在家的大有人在。这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变化的道路,也是需要国人自我反省的,物尽其用说起了容易做起来难。当有一天我们和老外一样拿个桥式相机就可以好好玩耍的时候。一切的循环或许才会良性起来。



你或许并不需要全画幅


有个朋友喜欢说“全幅?别闹了,您hold住吗?拿着全幅拍烂片丢人丢到前门楼子去了。”过几天他又说“高像素,别逗了,您hold住吗?看了照片还以为你帕金森了呢”想来也是全画幅不是人人可以受用的。有朋友说你未必需要全画幅,马上有朋友反驳说那你为何不用手机。看似有道理的话,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是不可取的。很多人其实并不需要全画幅相机。他们需要的是较好的画质,丰富的机身色彩复古的外形。轻巧便携的机身。需求不一,为的是便携、为的是外形,为的是价格,为的是各种原因,但归集到最后还是要拍出赏心悦目的照片,让自己可以有勇气再按第二张。而从一个极端将人推向另一个极端是一种荒谬的做法。不是所有惊艳作品都是全画幅拍摄出来的。胶卷时代PEN系列以半个机成为经典也是人们明白它究竟是用来干嘛的。




相机背后那货才是真正重要的


手机确实可以拍出令人惊叹的作品。非全幅也是如此,硬件上更好一些。全画幅也是,硬件上再好一些。但关键的关键是相机背后的那玩意儿。在经历了数码洪荒之年,NC全幅之争到如今微单几种画幅的百家争鸣之后。


其实画幅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拍摄者是关键、背后那颗发现美的眼睛是关键。


又其实画幅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研发者对于这款产品的理性定位。


凭啥为非全幅埋单,凭的是开发者正确的认识自己手中的产品值多少钱,无论多骄傲的技术,前提是属不属于主要的埋单依据。如果不是孤芳自赏没有意义,不如给他一个合理的定位。



凭啥为非全幅埋单,买的是一个成熟的拍摄理念,一个正确的拍摄需求。如此而已。


从今年上半年的非全画幅相机的新品来看,性能上都是令人满意的无论是APS-C的王者D500、或者光学取景的坚持者X-Pro2由或者这枚浓浓胶片味道的PEN-F。都是不错的产品。他们如今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的价格。


美图欣赏

拍摄港风小姐姐  II
青春期的诗
愁倚栏
盎然春意
公园和妹子随拍 II
春季花海少女(III)